前言:
链表是数据结构非常常见的一种,比如在java中LinkedList, 数据库中的B+TREE都用到了链表。今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链表,以及一个简单的练习反转链表。
什么是链表
链表是一种每个节点不光可以存储当前节点数据,并且还会保存这一个节点的指针。如图:
那如何使用java语言去定义一个链表呢?
class ListNode {
// 当前节点的值
int val;
// 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ListNode next;
ListNode(int x) {
val = x;
}
public ListNode(int val, ListNode next) {
this.val = val;
this.next = next;
}
}
链表的反转
在很多链表的算法中,反转链表是避免不掉的,我们想下如何去反转一个链表
思路:
我们遍历链表的过程中
* 首先把每次节点的next保存起来
* 然后把该节点的next指向上一个节点
* 把上一个节点变成当前节点
public ListNode reverseList(ListNode head) {
ListNode prev = null;
ListNode curr = head;
ListNode next = null;
while (curr != null) {
next = curr.next;
curr.next = prev;
prev = curr;
curr = next;
}
return prev;
}
链表相加
给定两个用链表表示的整数,每个节点包含一个数位。这些数位是反向存放的,也就是个位排在链表首部。
编写函数对这两个整数求和,并用链表形式返回结果。
示例:
输入:(7 -> 1 -> 6) + (5 -> 9 -> 2),即617 + 295
输出:2 -> 1 -> 9,即912
思路:
实例中的两个链表的长度是一样的, 但是我们要考虑长度不一致的情况,所以说,做好可以搞个死循环,只要两个链表有一个有值,就可以进入循环,然后链表中的两个节点相加,并且要加上上个节点进位的值,取模后就是最后节点中的值,用这个数除以10就是下一个进位的值。
我们看下代码:
public ListNode addTwoLists(ListNode l1, ListNode l2) {
// 首先创建一个接受结果的链表头
ListNode dummy = new ListNode(0);
ListNode head = dummy;
// 变量T用来记录两个链表节点相加的进位值,初始时为0
int t = 0;
while (l1 != null || l2 != null) {
// 如果L1的节点不为空,加到t上,且L1节点后移
if (l1 != null) {
t += l1.val;
l1 = l1.next;
}
// L2于L1类似
if (l2 != null) {
t += l2.val;
l2 = l2.next;
}
// 这时候我们的结果链表的节点的应该为取模10的值,因为它可能会大于10
ListNode curr = new ListNode(t % 10);
dummy.next = curr;
dummy = dummy.next;
// 但是要进位,下一次计算需要用到
t /= 10;
}
return head.next;
}
好的,今天的链表初始就分享到这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