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流量数据包大小对VoIP语音质量的影响及颈动脉多普勒信号分类研究
1. VoIP语音质量与背景流量数据包大小的关系
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允许通过IP网络进行语音通话,在中小企业中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它相比传统的固定电话和移动服务具有成本优势。然而,要实现良好的语音质量是部署VoIP系统时面临的挑战之一。VoIP是一种对延迟敏感的应用,其语音质量容易受到数据包丢失和抖动延迟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大多数VoIP部署是建立在数据网络之上,因此VoIP流量通常会与其他类型的流量(如HTTP或FTP)共存,这些流量的数据包大小各不相同。
1.1 语音质量评估方法
- 平均意见得分(MOS) :由ITU - T P.800定义,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语音质量评估方法。它通过让多个听众对听到的语音质量进行评分,评分范围为1到5。但标准测试耗时较长且可靠性不高。
- E模型 :最初由ETSI特设小组开发,用于预测语音传输质量。该模型在ITU建议G.107和G.108中有详细描述,通过R值来估计“从口到耳”的对话质量,R值的典型范围是0 - 100,R值低于50时,语音质量通常被认为不可接受。E模型将影响对话质量的多个传输参数的影响合并为R值,其计算公式为:
[R = R_0 - I_s - I_d - I_e+ A]
其中,(R_0)表示基本信噪比,(I_s)是语音信号所有损伤的结果,(I_d)和(I_e)分别是由延迟和低速率编解码器引起的损伤,(A)表示当用户方便打电话时对损伤因素的补偿。ITU - T G107文档中给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