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Android应用开发中,热修复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所使用,也出现了很多热修复框架,比如:AndFix、Tinker、Dexposed和Nuwa等等。如果只是会这些热修复框架的使用那意义并不大,我们还需要了解它们的原理,这样不管热修复框架如何变化,只要基本原理不变,我们就可以很快的掌握它们。这一个系列不会对某些热修复框架源码进行解析,而是讲解热修复框架的通用原理。
1.热修复的产生概述
在开发中我们会遇到如下的情况:
- 刚发布的版本出现了严重的bug,这就需要去解决bug、测试并打渠道包在各个应用市场上重新发布,这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代价会比较大。
- 已经改正了此前发布版本的bug,如果下一个版本是一个大版本,那么两个版本的间隔时间会很长,这样要等到下个大版本发布再修复bug,这样此前版本的bug会长期的影响用户。
- 版本升级率不高,并且需要很长时间来完成版本覆盖,此前版本的bug就会一直影响不升级版本的用户。
- 有一个小而重要的功能,需要短时间内完成版本覆盖,比如节日活动。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热修复框架就产生了。对于Bug的处理,开发人员不要过于依赖热修复框架,在开发的过程中还是要按照标准的流程做好自测、配合测试人员完成测试流程。
2.热修复框架的对比
热修复框架的种类繁多,按照公司团队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类别 | 成员 |
---|---|
阿里系 | AndFix、Dexposed、阿里百川、Sophix |
腾讯系 | 微信的Tinker、QQ空间的超级补丁、手机QQ的QFix |
知名公司 | 美团的Robust、饿了么的Amigo、美丽说蘑菇街的Aceso |
其他 | RocooFix、Nuwa、AnoleFix |
虽然热修复框架很多,但热修复框架的核心技术主要有三类,分别是代码修复、资源修复和动态链接库修复,其中每个核心技术又有很多不同的技术方案,每个技术方案又有不同的实现,另外这些热修复框架仍在不断的更新迭代中,可见热修复框架的技术实现是繁多可变的。作为开发需需要了解这些技术方案的基本原理,这样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部分热修复框架的对比如下表所示。
特性 | AndFix | Tinker/Amigo | QQ空间 | Robust/Aceso |
---|---|---|---|---|
即时生效 | 是 | 否 | 否 | 是 |
方法替换 | 是 | 是 | 是 | 是 |
类替换 | 否 | 是 | 是 | 否 |
类结构修改 | 否 | 是 | 否 | 否 |
资源替换 | 否 | 是 | 是 | 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