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计模式解析
1. 引言
在软件开发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例如与外部系统交互、协调不同子系统之间的通信、管理代码的依赖关系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基础的设计模式,这些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可测试性和可扩展性。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基础设计模式,包括 Gateway、Mapper、Layer Supertype 和 Separated Interface。
2. Gateway 模式
2.1 定义
Gateway 是一个封装对外部系统或资源访问的对象。在实际的软件开发中,我们的系统往往需要与各种外部资源进行交互,如关系型数据库表、CICS 事务和 XML 数据结构等。这些外部资源通常会提供复杂的 API,使用 Gateway 可以将这些复杂的 API 封装起来,提供一个简单的对象接口,方便其他对象访问。
2.2 工作原理
Gateway 本质上是一个简单的包装模式。它的工作步骤如下:
1. 确定应用程序对外部资源的需求。
2. 为这些需求创建一个简单的 API。
3. 使用 Gateway 将简单的方法调用转换为外部资源的特定 API。
2.3 使用场景
- 当你遇到一个难以使用的外部接口时,使用 Gateway 可以将这种复杂性限制在一个地方,避免其扩散到整个系统。
- Gateway 通常可以为系统提供一个清晰的点来部署 Service Stub,从而使系统更容易测试。
- 当需要替换一种资源为另一种资源时,只需要修改 Gateway 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