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密算法与适用范围

算法算法公开算法类型对标算法说明
sm1非公开对称AES 
sm2公开非对称ECC 、RSASM2 算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 数字签名算法; 密钥交换协议和公钥加密算法。
sm3公开哈希MD5、SHA
sm4公开对称AES、3DES解密算法与加密算法的结构相同,只是轮密钥的使用顺序相反,即解密算法使用的轮密钥是加密算法使用的轮密钥的逆序。
sm7公开对称
sm9非对称IBCGM/T 0044-2016 SM9标识密码算法,SM9 主要用于用户的身份认证。SM9 算法不需要申请数字证书,目前在电子邮件领域有一些实际应用。
ZUC对称RC4属于对称密码算法中的序列密码算法,目前主要是承担LTE网络中语音流加密的功能。
### 国密算法际加算法的区别 #### 安全性和强度比较 国密算法中的SM2是一种基于椭圆曲线的非对称加算法,256位的SM2码强度被认为比2048位的RSA更高[^1]。这意味着,在相同的安全级别下,SM2可以使用更短的钥长度来实现更高的效率。同样地,SM3作为一种杂凑算法,其输出长度为256比特,相比MD5和SHA-1提供了更强的安全性。 对于公钥算法而言,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两个钥中任意一个都可作为加或解之用,但这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而在具体到某些特定场景下的应用时,如身份验证,则可能采用专门设计的方案,比如SM9这样的高级别安全机制[^4]。 #### 设计理念和发展背景 国密算法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中本土的信息安全保障需求以及当前内外码技术的发展趋势。这些算法不仅遵循严格的数学理论基础——例如引入了非线性的S盒变换及复杂的排列组合操作以增强抵抗分析的能力——而且整个研发过程均由内团队独立完成并持续改进优化,确保能够及时响应不断变化的实际威胁环境。 相比之下,际通用的标准往往经过全球范围内长时间的研究测试才被广泛接受推广开来,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下拥有更为广泛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优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各网络空间主权意识日益觉醒,越来越多家开始重视发展自己特色的码体系。 #### 应用范围和技术细节公开程度 部分国密算法的技术细节并未对外公布,这既是为了保护核心技术机不泄露给潜在对手,也使得第三方难以对其内部结构展开深入研究从而找到弱点加以利用。例如,SM1属于此类封闭型对称加方法之一,它具备类似于AES级别的防护效能却无法直接查看源码实现逻辑,因此实际部署过程中需借助专用硬件设备来进行加/解处理[^5]。 此相反,许多际通行的加协议则倾向于保持透明度较高,允许学术界乃至公众参审查监督工作,进而促进整体技术水平的进步提升。不过这种开放策略也可能带来一定风险,即一旦发现漏洞就容易受到针对性攻击的影响。 ```java // 示例:Java 中使用 BouncyCastle 实现 SM2 加 import org.bouncycastle.jce.provider.BouncyCastleProvider; Security.addProvider(new BouncyCastleProvider()); KeyPairGenerator keyGen = KeyPairGenerator.getInstance("EC", "BC"); keyGen.initialize(256); KeyPair pair = keyGen.generateKeyPair();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