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装
什么是封装
告诉我们如何正确设计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原则:对象代表什么,就得封装对应的数据,并提供数据对应的行为
举例:
人画圆,对象是圆不是人,所以要封装圆的数据,提供画圆的方法
public class Circle {
double radius;
public void draw(){
System.out.println("根据半径"+ radius +"画一个圆");
}
}
封装思想的好处
让编程变得很简单,有什么事,找对象,调方法就行,降低我们的学习成本。
例如String对象封装了字符串的属性,提供了字符串的方法,以供我们使用。
标准的JavaBean类
1.类名需要见名知意
2.成员变量使用private修饰
3. 提供至少两个构造方法:无参构造方法 ,带全部参数的构造方法
4.成员方法
提供每一个成员变量对应的setXxx()/getXxx()
如果还有其他方法,也需要写上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Student() {
}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void study(){
System.out.println("学习");
}
}
继承
什么是继承
继承让类跟类之间产生父子的关系。
继承的格式
Java中提供一个关键字extends,用这个关键字可以让一个类和另一个类建立起继承关系。
public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 }
Student称为子类(派生类),Person称为父类(基类或超类)。
使用继承的好处
可以把多个子类中重复的代码抽取到父类中了,提高代码的复用性。
子类可以在父类的基础上,增加其他的功能,使子类更强大。
什么时候用继承
当类与类之间,存在相同(共性)的内容,并满足子类是父类中的一种,就可以考虑使用继承来优化代码
继承的特点
1. Java只能单继承: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直接父类。
2. Java不支持多继承、但是支持多层继承。子类A继承父类B,父类B可以继承父类C
3. Java中所有的类都直接或者间接继承于Object类。
子类到底能继承父类中的哪些内容
非私有 | private | |
构造方法 | 不能继承 | 不能继承 |
成员变量 | 能继承 | 能继承(不能使用) |
成员方法 | 能继承 | 不能继承 |
注:只有非private,非static,非final修饰的虚方法才可以被继承,存在一个虚方法表,记录从最高父类Object到最低子类的所有虚方法,如果有重复的方法会被重写覆盖。
继承中成员变量访问特点
就近原则:先在局部位置找,本类成员位置找,父类成员位置找,逐级往上。
如果出现了重名的成员变量怎么办
System.out.println(name); //从局部位置开始往上找
System.out.println(this.name); //从本类成员位置开始往上找System.out.println(super.name); //从父类成员位置开始往上找
class Person{
String name = "张三";
}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String name = "李四";
public void show(){
String name = "王五";
System.out.println(name);//王五
System.out.println(this.name);//李四
System.out.println(super.name);//张三
}
}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 = new Student();
s.show();
}
}
继承中成员方法访问特点
this调用:就近原则
super调用:直接找父类
class Person{
public void study(){
System.out.println("学习");
}
}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Override
public void study(){
System.out.println("学习语文");
}
public void show(){
study();//学习语文
this.study();//学习语文
super.study();//学习
}
}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 = new Student();
s.show();
}
}
study为方法重写,方法重写注意事项和要求
1. 重写方法的名称、形参列表必须与父类中的一致。
2.子类重写父类方法时,访问权限子类必须大于等于父类(空着不写<protected < public )
3.子类重写父类方法时,返回值类型子类必须小于等于父类
4.建议: 重写的方法尽量和父类保持一致。
5.只有被添加到虚方法表中的方法才能被重写
继承中构造方法访问特点
父类中的构造方法不会被子类继承。
子类中所有的构造方法默认先访问父类中的无参构造,再执行自己。
为什么
子类在初始化的时候,有可能会使用到父类中的数据,如果父类没有完成初始化,子类将无法使用父类的数据。
子类初始化之前,一定要调用父类构造方法先完成父类数据空间的初始化。
怎样调用父类构造方法
子类构造方法的第一行语句默认都是:super(),不写也存在,且必须在第一行。
如果想调用父类有参构造,必须手动写super进行调用,super(参数1,参数2,...)。
this、super使用总结
this:理解为一个变量,表示当前方法调用者的地址值;
super: 代表父类存储空间。
关键字 | 访问成员变量 | 访问成员方法 | 访问构造方法 |
this |
this.成员变量 访问本类成员变量 |
this.成员方法(...) 访问本类成员方法 |
this(...) 访问本类其他构造方法 |
super |
super.成员变量 访问父类成员变量 |
super.成员方法(...) 访问父类成员方法 | super(...) 访问父类构造方法 |
继承的标准JavaBean类
要求定义:
1.经理
成员变量:工号,姓名,工资,管理奖金
成员方法:工作(管理其他人),吃饭(吃米饭)
2.厨师
成员变量:工号,姓名,工资
成员方法:工作(炒菜),吃饭(吃米饭)
父类:
public class Employee{
private String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double salary;
public Employee() {
}
public Employee(String id, String name, double salary) {
this.id = id;
this.name = name;
this.salary = salary;
}
public String getId() {
return id;
}
public void setId(String id) {
this.id = id;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double getSalary() {
return salary;
}
public void setSalary(double salary) {
this.salary = salary;
}
public void work(){
System.out.println("员工在工作");
}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吃米饭");
}
}
经理:
public class Manager extends Employee{
private double bouns;
public Manager() {
}
public Manager(String id, String name, double salary, double bouns) {
super(id, name, salary);
this.bouns = bouns;
}
public double getBouns() {
return bouns;
}
public void setBouns(double bouns) {
this.bouns = bouns;
}
@Override
public void work() {
System.out.println("经理正在管理其他人");
}
}
厨师:
public class Cook extends Employee{
public Cook() {
}
public Cook(String id, String name, double salary) {
super(id, name, salary);
}
@Override
public void work() {
System.out.println("厨师正在炒菜");
}
}
多态
什么是多态
对象的多种形态
多态的前提
有继承/实现关系
有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有方法的重写
多态的格式
父类对象 对象名称 = new 子类对象();
多态的好处
使用父类型作为参数,可以接收所有子类对象,体现多态的扩展性与便利
多态调用成员的特点
变量调用:编译看左边,运行也看左边。
方法调用: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右边。
代码演示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根据多态的方式创建对象
Animal a = new Dog();
//变量调用:编译看左边,运行也看左边。
//编译看左边:javac编译代码的时候,会看左边的父类有没有变量name,如果有,编译成功,如果没有则失败
//运行也看左边:java运行代码的时候,实际获取的就是左边父类变量的值
System.out.println(a.name);//Animal
//方法调用: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右边。
//编译看左边:javac在编译代码的时候,会看左边父类有没有show方法,如果有,编译成功,如果没有则失败
//运行看右边:java运行代码的时候,实际运行的就是右边子类的show方法
a.show();//Dog的show方法
}
}
class Animal{
String name = "Animal";
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Animal的show方法");
}
}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String name = "Dog";
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Dog的show方法");
}
}
原理:
父类的成员变量子类会继承下来,因此内存中存在 Animal 的 name 和 Dod 的 name ,a是 Animal类型的,因此运行获取的是 Animal 的成员变量。
父类的虚方法子类也会继承,但是子类重写了父类的方法,因此实际运行的是子类的方法。
多态的优势
1.在多态形式下,右边对象可以实现解耦合,便于扩展和维护。
Person p = new Student ();
p.work();//Student转换为Teacher时,此代码无需修改
2.定义方法的时候,使用父类型作为参数,可以接收所有子类对象,体现多态的扩展性与便利。
多态的弊端
不能调用子类的特有功能
为什么
当调用成员方法的时候,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右边
那么在编译的时候会先检查左边的父类中有没有这个方法,该方法子类特有,所以报错。
解决方案
将父类变回子类类型就可以了
Animal a = new Dog () ;
利用 instanceof 判断 a 是否是 Dog 类型,如果是才转换
if (a instanceof Dog ) {
Dog d = (Dog)a;
d.lookhome();
}
JDK14新特性
if (a instanceof Dog d ) {
d.look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