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GH 团队检查了发表在《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第 469 卷的 56 篇论文,发现其中 12 篇论文(占比 21.4%)存在诸如 “重复利用谱线/图片”,“异常数据模式”,“不合理的非对称误差线”,和 “异常作者” 等:
1、从本文图 4 的线条中观察到相同的噪声模式,这可能是由于实验设置不当造成的。
2、本文图 4 中观察到不合理的非对称误差线。数据没有数量级的变化,并且其测量值不是对数刻度的,因此,非对称误差线非常令人困惑。
3、图15(a)、(b)、(c)、(d)重复使用了XRD图谱,图注和正文均未标明图15(a)、(b)、(c)、(d)之间的区别,正文中称“结合强度测试结果,可以看出(e)组样品在800 oC煅烧后强度明显下降,几乎为零,而含有沸石种子的样品仍能保持较高的强度”,然而图15上并没有标明“(e)”,因此,图15上显示的光谱容易让人混淆。
4、在图 4 的 PU 0 面板和 PU 10M 面板上观察到重复使用的图像。
5、在本文的图5(a)和(b)上观察到两组重复使用的XRD谱图:(1)图5(a)上的MF0线和MFl线,以及(2)图5(b)上的MF0线和MFl线。
6、在本文中观察到表4中数据的异常模式。D50和D90列的数据的末位数字相同,均为0,而D10列的数据不呈现这种模式。
7、本文表5中观察到了异常数据模式,IOT、S和WR列的数据的末位数字相同,分别为1、4和1,这在实际测量中是不寻常的。
8、本文图5(b)中黑线和红线的噪声模式完全相同。这是不寻常的,可能是由于实验设置不当造成的。
9、本文的图 8、9、10、11、13、15、16 等多幅图均存在不合理的非对称误差线。数据没有数量级的变化,测量结果也不是对数刻度的,因此非对称误差线非常令人困惑。
10、本文图 1l (d) 和 (h) 上的一些峰的分配不一致。例如,图 1l (d) 上 0.9 keV 附近的峰被分配给 Cu,而图 11 (h) 上相同位置附近的峰被分配给 Fe。这些不一致的分配引起了人们对本文中这些 EDX 光谱的担忧。
11、从本文图9(a)中的浅紫色线和粉红色线观察到相同的噪声模式,这可能是由于实验设置不当造成的。
12、这篇文章的作者身份令人担忧。(1)重庆开放大学是一所在线继续教育机构,而不是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很难相信重庆开放大学的欧龙指导了这项研究。(2)这篇文章没有任何自我贡献。虽然陈龙之前发表过几篇文章,但 5GH 团队没有发现其他作者的进一步发表记录。这两个原因表明欧龙的作者身份值得怀疑。
鉴于较大比例的论文被发现存在重大异常,5GH Team 将《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的 “JQI” 列为 E。“JQI” 是 5GH Team 内部用于评估期刊质量的指数,根据各期刊问题论文的占比进行评级 [1]。未被评为 C 或以上的期刊,其 JQI 报告将共享给各收录机构(包括 Clarivate 等)以展开后续评估。
期刊简介
【ISSN】0950-0618
【影响因子】7.4
【自引率】24.3%
【出版社】Elsevier
【期刊分区】JCR1区,中科院1区TOP
【年发文量】4000+
【检索数据库】SCI&EI
【征稿领域】建筑材料的生产、加工、性能测试和应用等方面。涵盖的主题包括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性能研究、传统材料的改性与优化、材料的耐久性与寿命预测、建筑材料的环境影响等
参考资料:
[1] 5GH-WuGH-2025.00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