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介绍: “论文快讯”栏目旨在精简地分享一周内发表在高水平期刊上的Metasurface领域研究成果,帮助读者及时了解领域前沿动态,如果对专栏的写法或内容有什么建议欢迎留言,后续会陆续开启其他专栏,敬请期待。
-
论文基本信息:
标题:
Massively Produced Dual-Sided Liquid Crystal Metasurfaces for Multi-Level Anti-Counterfeiting with Eleven Security Channels作者:
Lingxing Xiong(复旦大学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Guoquan Fu(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Jintao Gong(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
通讯作者 张飞(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Wenhao Miao(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Dapeng Zhang(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Qiong He(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Yangjian Cai(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
通讯作者 迟楠(复旦大学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表时间:
2025年6月7日(其中2025年2月26日投稿,2025年5月19日返修)发表期刊:
Laser & Photonics Reviews(JCR-Q1,IF=9.8)
论文重要图文:
摘要:为提升单器件的信息存储容量,不同类型加密与全息器件的结合成为持续研究领域。尽管超表面在超原子设计上展现显著差异,但其显示通道仍依赖于增大超原子尺寸与面积,这无疑为超表面设计与制造引入了复杂性。此外,平面液晶(LCs)在调控液晶分子矢量角度时自由度有限。本工作将超表面与液晶结合,实现了多级加密与显示功能:超表面的小像素尺寸结合大偏转角特性,使得有限空间内可集成多液晶图案;通过梯度下降算法,利用偏振与距离变化生成十幅全息图像。该双层超表面-液晶结构器件仅4 mm厚度即可支持十幅远场全息图与一幅近场纳米印刷图像。为实现大规模制备,采用高通量纳米印刷结合数字微镜器件(DMD)技术,制备了高折射率二氧化钛基树脂复合超表面,并生成小像素尺寸(2.16 μm)的液晶图案。该设计与制备方法为未来超表面-液晶复合器件的高通量多级加密与显示奠定了基础。
图1. 基于平面液晶与高通量纳米印刷超表面的多级显示器件示意图。a) 双层超表面-液晶多级全息与纳米印刷图像概念图;b) 双层超表面-液晶显示与加密器件制备流程。
图2. 纳米印刷超表面与中心液晶图案的相位轮廓优化流程图。a) 超表面生成全息图的点源法设计原理;b) 第二层中心液晶全息图的梯度下降算法设计。
图3. 二氧化钛基复合材料(TPC)与液晶特性表征。a) 超表面复合单元结构示意图;b) TPC印刷材料的实测折射率(含拟合柯西色散曲线)及TPC实测消光系数;c) 超原子传播相位延迟数值仿真结果;d) 超原子偏振转换率(PCR)数值仿真结果;e) 不同取向液晶分子示意图;f) 液晶光栅±1级衍射效率。
图4. 大规模制备TPC超表面的扫描电镜(SEM)表征。a) 硅母版顶视扫描电镜图;b) 硅母版斜视放大扫描电镜图;c-e) TPC基纳米印刷超表面1的顶视、高倍顶视、高倍斜视扫描电镜图;f-h) TPC基纳米印刷超表面5的顶视、高倍顶视、高倍斜视扫描电镜图;i-k) TPC基纳米印刷超表面10的顶视、高倍顶视、高倍斜视扫描电镜图;l-n) 左液晶图案、中心液晶图案、右液晶图案的显微图像。
图5. TPC基超表面生成的双全息图与单纳米印刷图像结果。a) 左旋圆偏振(LCP)光照明下的远场全息图仿真结果;b-d) 左旋圆偏振照明下第1、第5、第10个纳米印刷超表面的实验观测远场全息图;e) 右旋圆偏振(RCP)照明下的远场全息图仿真结果;f-h) 右旋圆偏振光照明下第1、第5、第10个纳米印刷超表面的实验观测远场全息图;i) 插入正交偏振光路时的近场灰度纳米印刷图仿真结果;j-l) 插入正交偏振光路时第1、第5、第10个超表面的实验观测灰度纳米印刷图。
图6. 中心、左、右液晶图案生成的全息图仿真与实验结果。a) 中心液晶图案在z=0.95、1.15、1.35 cm处及左旋/右旋圆偏振照明下的远场全息图仿真结果;b) 中心液晶图案在z=0.95、1.15、1.35 cm处及左旋/右旋圆偏振照明下的实验测量远场全息图;c) 左液晶图案生成的全息图仿真结果;d) 右液晶图案生成的全息图仿真结果;e) 左液晶图案生成的全息图实验测量结果;f) 右液晶图案生成的全息图实验测量结果。
论文快览:
解决的问题:
多通道加密与显示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需求迫切,但现有超表面依赖增大单元尺寸扩展显示通道,导致设计与制造复杂度高;传统平面液晶因像素尺寸大(>3.7μm)、衍射角小(≈8°),在紧凑空间中难以集成多通道信息,限制了信息存储容量与器件小型化发展。
提出的方法:
设计双层超表面与液晶复合器件,通过纳米压印技术制备高折射率TiO₂复合树脂超表面(像素2.16μm),结合DMD光刻制作小像素液晶图案。采用点源法计算超表面相位分布,利用梯度下降算法优化液晶相位,实现远场全息与近场纳米打印的协同调控:超表面通过几何相位与传播相位复用生成偏振依赖全息图,未调制零级光经液晶层进一步生成多距离全息图。
实现的效果:
在4mm厚器件中集成11个安全通道(10个远场全息图+1个近场纳米打印图),超表面衍射角达37.38°,液晶±1级衍射效率98.91%;纳米压印复制品经10次转移后形貌一致,验证了批量制造能力;全息图像清晰度高,纳米打印图细节丰富,满足多通道加密与显示需求。
创新点分析:
首次将超表面大衍射角(37.38°)与液晶低成本、大面积特性深度耦合,通过纳米压印实现高折射率超表面的批量制造,突破传统电子束光刻的高成本限制;利用梯度下降算法优化小像素液晶相位,在紧凑空间内集成11个安全通道,既保留超表面的高精度调控能力,又发挥液晶的大规模制造优势,为多通道加密器件的实用化提供了新范式。
-
L. Xiong, G. Fu, J. Gong, F. Zhang, W. Miao, D. Zhang, Q. He, Y. Cai, N. Chi, Massively Produced Dual-Sided Liquid Crystal Metasurfaces for Multi-Level Anti-Counterfeiting with Eleven Security Channels. Laser Photonics Rev 2025, e00432.
DOI:https://doi.org/10.1002/lpor.202500432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专注于超表面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学术成果和技术应用分享。所有发布的内容和图片,均已标明来源,且仅供个人学术学习和知识积累使用,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如您发现任何版权或相关问题,欢迎通过邮箱 metasurface@126.com 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并协调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