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版讲解>>>>>>>>>>>OSPF 单区域配置实验
一、实验背景与目标
(一)背景
基于 eNSP 模拟网络环境,需让 PC1(192.168.1.1)与 PC2(192.168.2.1)互通,且满足特定流量路径:PC1→PC2 走 “AR1→AR2→AR4”(上方链路 ),PC2→PC1 走 “AR4→AR3→AR1”(下方链路 ),通过静态路由精准控制流量。
(二)目标
- 验证 PC1 与 PC2 互通性,实现双向 ping 通。
- 强制流量按指定路径转发,通过 tracert 验证路径符合要求。
二、基础环境与 IP 预配
(一)拓扑与 IP 说明
网络含 4 台路由器(AR1 - AR4)、2 台 PC,关键网段与接口 IP 如下:
- PC1 网段:192.168.1.0/24(网关 AR1 的 GE 0/0/1:192.168.1.254 )
- PC2 网段:192.168.2.0/24(网关 AR4 的 GE 0/0/0:192.168.2.254 )
- 互联网段:
- AR1↔AR2:GE 0/0/0,网段 12.0.0.0/24(AR1 侧 IP:12.0.0.1;AR2 侧 IP:12.0.0.2 )
- AR2↔AR4:GE 0/0/1,网段 24.0.0.0/24(AR2 侧 IP:24.0.0.2;AR4 侧 IP:24.0.0.4 )
- AR4↔AR3:GE 0/0/2,网段 34.0.0.0/24(AR4 侧 IP:34.0.0.4;AR3 侧 IP:34.0.0.3 )
- AR3↔AR1:GE 0/0/2,网段 13.0.0.0/24(AR3 侧 IP:13.0.0.3;AR1 侧 IP:13.0.0.1 )
(二)预配验证
IP 已预配置,通过 display ip interface brief
查看路由器接口状态(up
且 IP 正确 ),PC 可 ping 通网关。
三、静态路由配置前的问题分析
(一)默认连通性测试
默认无静态路由时,PC1 ping PC2 失败,因路由器无跨网段路由,无法转发数据包。
(二)路由表缺失分析
AR1 收到 PC1 发往 PC2 的 ICMP 包后,查路由表无 192.168.2.0/24 网段路由,无法转发。
四、静态路由配置步骤
(一)AR1 配置(PC1→PC2 走上方)
system-view
sysname AR1
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55.255.255.0 12.0.0.2 # 指向 AR2,走上方链路
(二)AR2 配置(转发 PC1→PC2 流量)
system-view
sysname AR2
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55.255.255.0 24.0.0.4 # 指向 AR4,转发 PC1→PC2 流量
(三)AR4 配置(PC2→PC1 走下方)
system-view
sysname AR4
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55.255.255.0 34.0.0.3 # 指向 AR3,让 PC2→PC1 走下方链路
(四)AR3 配置(转发 PC2→PC1 流量)
system-view
sysname AR3
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55.255.255.0 13.0.0.1 # 指向 AR1,转发 PC2→PC1 流量
五、配置后验证
(一)路由表验证
AR1 配置后,路由表新增 192.168.2.0/24 静态路由,下一跳 12.0.0.2。
(二)连通性验证
PC1 ping PC2 成功,证明双向路由配置生效。
六、路径验证(tracert)
(一)PC1→PC2 路径
PC1 执行 tracert 192.168.2.1
,路径为:192.168.1.254(AR1)→12.0.0.2(AR2)→24.0.0.4(AR4)→192.168.2.1(PC2),符合上方链路要求。
(二)PC2→PC1 路径
PC2 执行 tracert 192.168.1.1
,路径为:192.168.2.254(AR4)→34.0.0.3(AR3)→13.0.0.1(AR1)→192.168.1.1(PC1),符合下方链路要求。
七、总结
通过静态路由配置,实现了 PC1 与 PC2 的双向互通及流量按需转发。静态路由适合拓扑简单、需求固定的场景,具备 “手动控制、无协议开销” 的优势。结合 ping 与 tracert 验证,可确保网络按预期运行,为复杂网络中流量调度提供基础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