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人民终于迎来了新的铁路,我们将翻开历史新篇章,开启未来一百年肯尼亚的发展。”这句话是在蒙内铁路完工时,肯尼亚总统曾说的,言辞中满是对中国的感激与对未来发展的期待。
然而,仅仅过了六年,肯尼亚却突然改变了态度,提出要将原定的债务再延期五十年,甚至表示希望能免除当年中国给予的贷款。五十年后的情况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已经快十年过去了,肯尼亚至今未偿还任何债务,我们还能相信五十年后,他们会履行承诺偿还吗?
这一切显得异常不确定,中国也更加坚信这不过是肯尼亚借口赖账而已。
自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许多沿线国家纷纷响应,特别是在我们帮助了多个发展中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后,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到了中国的合作诚意和胸怀。肯尼亚便是其中一个想要参与的国家。当年,他们看到中国帮助其他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在政策和费用上给予了优惠,还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便心生羡慕,主动提出与中国合作。对于中国而言,肯尼亚的请求当然是非常受欢迎的。
由于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西南部有一个重要的港口,这对我国的海上丝绸之路至关重要,同时也为中国在非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据点。当肯尼亚提出改善基础设施的需求时,中国自然十分高兴,但并没有立即答应。
尽管当时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但国内的建设需求同样十分迫切,资金短缺。因此,中国派出了多次代表团到肯尼亚,进行了多轮商谈。
这些商谈涉及了多个方面,包括项目规划、工程内容、资金支付问题,甚至小到原料采购、工人招聘等细节。每个细节都被讨论得非常周全。在商谈过程中,最大的一点分歧出现在资金问题上。当时,肯尼亚的经济非常困难,几乎可以说是贫困的。面对一个总额超过四十亿美元的项目,经过多方交涉,他们只筹集到了六亿美元,这意味着剩下的三十八亿美元将由中国先行支付,待肯尼亚逐步偿还。
中国曾对肯尼亚能否还款表示担忧,但肯尼亚将其国家的未来寄托在这条铁路上,并坚信铁路能够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肯尼亚的领导人曾信誓旦旦地表示,其他发展中国家都能按时还款,他们当然也没有问题。
考虑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整体发展,中国在2009年与肯尼亚签署了合作协议,开始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一过程并不轻松,因为各国建设标准不同,特别是欧美的铁路标准占主导地位。尽管当时肯尼亚对中国标准存在质疑,但中国邀请了肯尼亚的领导和工程师来中国参观,亲眼见识到中国现代化的铁路网络。最终,肯尼亚同意采用中国的标准,并完成了可研报告的编制。2012年,设计、采购和施工总承包合同正式签署,项目建设也正式启动。
项目启动初期,一切顺利进行。中国不仅承担了巨额债务,还派遣了大量技术人员协助肯尼亚建设。中国的工程师们不仅传授了当地工程师建造技术,还帮助他们了解如何在施工中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需求。
蒙内铁路自内罗毕至蒙巴萨,横跨约500公里,贯穿了肯尼亚广袤的红树林和野生动物保护区,并且还穿越了动物迁徙的路线,这些都为施工增加了许多难度,也使进度放缓。然而,经过中国工程师的精心设计和调整,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例如,红树林地区的生态问题。红树林需要大量水源,而铁路的建设可能会隔断水源,导致这些植物无法存活。经过中国专家的细致研究和植物学家的协作,最终确保铁路建设不会对红树林生态造成破坏,既保障了铁路的顺利运行,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另一个难题是铁路需穿越野生动物保护区,且该地区是动物迁徙的重要路线。为了避免迁徙通道被堵塞,中国工程师们通过调整建设方案,设计了涵洞和高架桥,确保动物能够顺利迁徙。一些高架桥甚至建得有八米高,以便长颈鹿等大型动物能够通过,同时也挖掘了多个隧道,确保小型动物如斑马、野兔等能够顺利通过。
在施工过程中,中国还在当地招募了大量劳动力,给予他们薪水,并提供高温补贴。我们从未拖欠工资,对于生病的员工也进行了慰问。这样不仅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也促进了中国与肯尼亚民众的友好关系。
经过约五年的努力,蒙内铁路于2018年9月11日竣工并投入使用,成为肯尼亚的新兴运输大动脉。对于肯尼亚人来说,这条铁路的建成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也是他们迈向现代化的标志。早在1901年建成的老旧铁路早已不能满足需求,而蒙内铁路将承担起大量的货物运输任务,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然而,随着铁路建设完成,肯尼亚却公开表示,由于铁路并未带来预期的营收,反而负担沉重,计划推迟偿还中国38亿美元的债务。这一说法令许多人感到疑惑,毕竟当时双方商定的铁路以货运为主,然而当地的货物运输仍主要依赖传统方式,并没有完全发挥铁路的运输优势。
更糟糕的是,在铁路初建时期,由于交通部门的运营不善及商家、工厂的不配合,铁路的客流量反而高于货流量,导致营收主要来自客流,而不是货运,虽然有所收入,但远未达到预期。
然而,若从长远来看,这条铁路依然为肯尼亚的经济带来了显著影响。根据肯尼亚的财务报告,铁路确实推动了经济增长,GDP从5.6%增长到8%。此外,随着货物运输量逐年增加,铁路的货运收入逐步攀升,2023年直接营收已达到153亿肯尼亚先令,证明铁路在持续带来盈利。
对于债务问题,肯尼亚欠中国的债务是无可否认的,但偿还方式可以多样,不必局限于铁路的直接收入。铁路带动的经济效益、资源流通和人才交流同样可以为偿还债务提供资金。
中国与肯尼亚签订的合同并没有强制要求必须用铁路本身的营收偿还债务。因此,肯尼亚以营收不达预期为借口推脱债务,是不合理且不理智的。此外,蒙内铁路的成功也为沿线民众创造了就业机会,提升了物流效率,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绝对是对肯尼亚有利的项目。
如果肯尼亚确实面临困难,无法按期偿还债务,中国可以考虑采取其他方式,比如参与当地运营或资源开采,通过分成方式偿还债务。历史上,中国在五六十年代也曾通过矿场合作偿还苏联的债务,解决了数十亿的欠款。
然而,目前看来,肯尼亚似乎并未展现出足够的担当,而更希望通过“哭穷”来逃避债务,这种方式显然不可取。中国虽是一个充满情谊的大国,但我们背后代表的是13亿人民,肯尼亚的债务必须偿还,这是无可回避的责任。
喜欢hgao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