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莫位于缅甸克钦邦,地处伊洛瓦底江与大盈江交汇处,是中缅边境的核心节点。离中国云南陇川县章凤口岸仅80公里,通过公路或铁路可快速连接中国西南地区,构成滇缅通道的关键中转站。
同时,八莫拥有机场、港口码头及陆路交通网络,既是缅甸内陆通往中国的重要门户,也是伊洛瓦底江上游航运的起点,可直通仰光港及印度洋。

八莫是克钦邦首府密支娜的前沿屏障,若失守则密支娜将失去战略纵深,暴露于直接威胁下。
八莫作为中缅经济走廊的关键节点,是中国打通印度洋出海口的潜在枢纽。通过开发伊洛瓦底江航道,可形成连接云南与印度洋的“陆水联运”通道,能帮助中国摆脱马六甲困局。
有望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示范项目,当然前提是这个地方必须是和平环境。
历史: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设蛮莫安抚司,后被勐密宣抚司思化占据,思化后人衎忠被缅甸势力驱逐,明朝将衎忠移到勐卯,缅甸在驱逐思化家族势力后,于蛮莫另立土司。

八莫机场
后来云南巡抚陈用宾在滇西与木邦之间设八关,蛮莫之地已在关外,也就是等于已经放弃。
清缅战争期间,木邦土司线甕团,蛮暮土司瑞团曾短暂回归,但战争结果,缅甸继续控制缅北,这些土司不敢回去,清政府就把他们安置在云南。
乾隆四十二(1777)年六月间,对投诚土司又有一次大规模的安插。投诚的土司、土目被安插到各地云南土司的,有线甕团等二百五十余名;被迁移到乌鲁木齐等处,有召猛斋等五百多名,这些缅北土司就淹没在历史尘埃中。
清末薛福成出使英国期间,曾主张收回曼莫水陆码头,没有结果。

八莫在伊洛瓦底江边
英国殖民缅甸后,被缅人安排的曼莫土司就成了给英国人打工的土官,直到缅甸独立前夕被划为克钦邦,这些傣族土司就被边缘化。
英国人在曼莫建立了新城,被叫成八莫,逐渐成为缅北重要的商业城镇,有很多云南商人在那里做买卖和落户,把八莫叫新街,应该就是和曼莫的区别。八莫既是英国殖民者在清末民初向云南渗透的前哨阵地,也是一个繁华城镇,云南边民能到那里走一趟,都是一种值得炫耀的经历。
二战期间,八莫是缅北主战场之一。
1944年10月,中国驻印军及盟军对八莫地区日军发动进攻。日军从南坎抽调第2师团一部和由孟拱、密支娜溃退的残部约5000人,在八莫地区积极部署,加强工事,企图继续顽抗。

中国驻印军三个师(部分)10月中旬分东路和中路由加迈、密支娜向南挺进,西路由英印军36师组成向卡萨进军。在空军的支援下,经过10天战斗,于14日攻占莫马克,17日攻占曼西。日军残部1500余人,困守八莫,期待南坎方向的增援。
10月下旬,新编第38师进攻部队在空军的支援下,经过激烈战斗,连克八莫日军外围各据点。
11月15日中国军队对八莫城区的不断攻击。每天自早晨开始,首先出动美军飞机对敌工事轰炸,炮兵射击破坏,然后由步兵在坦克配合下进攻。敌人的重武器发挥不了作用,便组织肉搏敢死队,个个以白布缠头,轮番发起反扑,与中国士兵作拼死搏斗,失败则自杀。日军还常常实施夜袭,往往我军白天夺得的阵地,夜间又被敌夺去。双方反复厮杀,阵地犬牙交错,战斗呈白热化。

八莫景色
12月14日,新38师将八莫城区南北主要据点相继攻克,南北两路合围的铁钳开始向敌核心阵地合击,将城内南北主要据点及陆军监狱、宪兵营房、老炮台等坚固堡垒相继攻克,各攻击部队又乘胜向敌核心阵地突击。
日军感到解围无望,把所有重伤兵近千人,沉入伊落瓦底江中,而以残部于夜间沿江滩向南突围。突围日军大部被击毙在江滩上,仅有百余人散窜到八莫以南山地。
八莫之战是一次成功的攻坚战役。打了28天,共击毙日军2400余人(包括一个大佐),俘虏20余人(一个大尉),缴获零式战斗机2架、坦克10辆,各种火炮28门、轻重机枪95挺、步枪1200余支。

八莫现在已经快成废墟
2024年12月克钦独立军和盟友对八莫发动进攻,打到现在双方还在纠缠,克钦军发布已经占领了八莫的大部分地方,攻破很多缅军据点,消灭不少缅军。
而缅军也在天天发布无人机,大炮和飞机轰炸克钦联军的视频。到底谁占上风,还不好下结论。
看来缅军自1027以来到去年腊戍和若开邦战败为止,丢掉几万平方公里地盘,目前那种全线崩溃的情况已经基本稳住,缅军大量无人机参战后,初步形成了飞机坦克大炮和无人机互相配合的立体作战,各支反缅武装要攻克大城镇就比较吃力。
但缅军也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的歼灭战,还是要靠各地守军死扛,然后不断派飞机去轰炸和空投补给。
所以新的僵局一时间很难打破。
克钦军啥时候能拿下八莫?克钦军的粉丝出来讨论一下。
喜欢布南温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布南温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