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住过的人,离开后总会想念那一口汤。
老广人说,汤要“靓”。这个“靓”,不是漂亮的意思,是讲究、是讲情、是讲时间的深情款待。米饭是日常的填饱肚子,汤,却是家的牵挂.
真正的老火靓汤,是一门时间的艺术。要熬足六七个小时,不疾不徐,让食材在沸水中舒展开筋骨,把一切清甜与精华慢慢交托给汤水。鸡骨焖得一抿就散,猪骨白得像瓷,汤色乳黄微浊,表面浮着薄薄一层油光,轻轻晃动时像是阳光里的波纹。几颗红枣枸杞漂在汤面,脉脉含香,传递深情和温暖。
广州街头的汤铺很多,常常门脸不起眼,门里却别有洞天。几张木桌,几把板凳,墙上挂着早已泛黄的菜单,字迹斑驳,像是从前日子里走出来的。汤滚得不快,像这座城市的节奏,柔和而不争。常有老人坐下喝一碗汤,先细细撇去浮油,再低头轻吹一口,然后不紧不慢地小口喝着。见此景时,还不太会说“松弛感”,但就是觉得从心里的舒服,“莫问尘世纷扰,何妨捧碗慢慢啜汤。”
最耐人寻味的,是“二奶靓汤”的传说。说来暧昧,其实是人间最深情的版本。小妾不会言爱,却日日煲汤,一勺一勺把心意熬进汤里。富商喝着喝着便舍不得走,留下了广州街头最令人会心一笑的段子。那一锅汤,煲的不只是骨头和药材,更是人情与挂念。于是有人说:“男人若是爱喝靓汤,你可得小心。”其实,也不过是人们想喝一口被温柔对待的生活罢了。
汤,是广州人日子里最含蓄的告白。它不说话,却总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把热气腾腾的香气端到你面前。
还记得有位广州朋友说,他家年夜饭里最重要的不是鱼也不是鸡,是奶奶那一锅熬了一整天的汤。汤煲封着米纸,老火小炭慢慢熬着,一直到全家人都到齐,才由奶奶亲手揭开。那一刻,香气四散,仿佛一家人的爱与牵念,在热腾腾的汤汽中再次聚拢。那是广州的年味,是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靓”。
走得再远,最想的还是那一碗汤。因为它是用时间熬出来的心意,是生活里最耐心的安慰。人生如汤啊,一碗敬与人间烟火。
喜欢oncewasthere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oncewasthere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