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培养服务意识
免费学习该课程!
今天就开通帐号,24,900 门业界名师课程任您挑!
培养与客户的情感连接
还记得宝洁公司 在奥运会期间投放的关于妈妈们的广告吗? 还有福爵咖啡 偷偷将圣诞树放进隔壁老太太家的广告吗? 这些广告是超赞的广告。 而大多数优秀的广告都有一个共同点: 建立情感连接。 当然,有些广告, 可能会吹嘘咖啡有多香, 洗衣液洗得有多干净。 但与其列出一堆数据, 或喊一些空洞的企业口号, 不如讲一个真实的人物, 建立特别的连接。 因为作为人类, 具体的事情比抽象的概念,更能激起共鸣。 这是科学。 当我们专注于一件事情, 比如一个具体的人及处境时, 我们会动用更多感官。 我们会记住这个人的样子、声音, 以及他住在哪里,做了什么, 还会捕捉到他的眼神、表情、语气 和情绪这样的细节。 这种多感官的体验, 会给我们留下生动、持久的记忆。 但偏偏很多公司, 还在用比较抽象的方式谈论客户。 没有去考虑 那个需要准时送孩子去训练的妈妈, 只是泛泛地说, 250 万 30 到 45 岁的女性, 是家庭购买的决策者。 没有情感连接,就很难让人记住。 要培养服务意识, 就要清楚对真实客户产生的具体影响。 这就是客户画像的用处所在。 如果工作是面向客户的, 就选几个最喜欢或者受自己影响最大的客户, 写两句话描述自己是怎么帮助他们的。 如果工作不是直面客户的, 那就去跟销售或客服的同事, 聊聊真实的客户。 要记住,要讲究细节。 要包括客户的名字、所在行业、痛点, 以及自己的公司是如何帮助解决这个痛点的。 我们有个软件行业的客户, 会在办公室贴上真实客户的海报。 海报上有照片, 还描述了客户面临的挑战 和公司提供的解决方案。 我们另一个客户利用这些信息, 创造了虚构,但很真实的客户角色, 拿来开会用。 经常在会上提问, “这对玛丽有什么影响?” 或者“比尔会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吗?” 不管是真实还是虚拟的客户角色, 都可以用来激励自己和团队。 与其讨论抽象的客户群, 不如聚焦在具体的人和他们的需求上。 这不仅能给我们的思维一个抓手, 还能把团队拧成一股绳。
随堂练习,边学边练
下载课堂讲义。学练结合,紧跟进度,轻松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