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需求返工,验收标准嵌入需求定义5大步骤。

       将软件需求的验收标准直接嵌入需求定义,是确保需求可验证、可交付的关键环节,有效确保软件交付满足用户期望,能够减少返工、提升团队协作效率;若未将需求验收标准嵌入需求定义将会导致需求模糊,开发与测试理解容易产生偏差,从而造成验收分歧增多,导致项目返工频繁、成本超支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将需求验收标准的“可验证性” 深度融入需求全流程。以下是5大具体实施步骤及注意事项:

告别需求返工,验收标准嵌入需求定义5大步骤。
告别需求返工,验收标准嵌入需求定义5大步骤。

       1、明确关键目标——验收标准的起点

       软件项目的需求定义,首先需要明确项目的核心业务问题及项目的关键性目标。而验收标准的设计需要以实现关键目标为依据。如将注册耗时从 3 分钟缩短至 1 分钟,提升转化率 15%,那么验收标准需围绕此目标展开,可以设为:“新用户注册并登录的平均时间≤1 分钟”“注册流程完成率较旧流程提升 15%”。

       注意事项:

       当确认验收标准后,需要所有利益相关者,如业务方、产品、开发等,共同确认这些目标及衡量标准,形成共识以减少后期分歧。

       需避免模糊表述,如提升用户体验等无法衡量的目标。

明确项目目标
明确项目目标

       2、明确需求范围——验收标准界定清晰

        在明确业务目标后,我们需要进一步细化需求的功能范围,如具体的功能点、用户交互流程等。这是验收标准准确落地的前提。如社交媒体注册的需求,不仅需描述支持微信、微博等账号的登录,还需明确不包含手机号注册选项,以及规定正常流程和覆盖异常场景等。

       注意事项:

       验收标准需针对每一个功能关键点、边界条件等,明确验收通过或失败的规则。

       避免使用主观词汇,如应该、可能等,以确保语言无歧义。

       清晰界定边界范围,明确不能做什么等要求,以防止需求蔓延。

确实需求范围
确实需求范围

       3、聚焦测试场景——验收标准可执行

       需求验收标准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其可执行可验证性,即任何人都可以按照验收标准来明确判断需求是否达标。因此我们需要就将验收标准进一步细化,细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测试场景。常用的验收标准(GWT)结构:“Given...When...Then...”,“Given” 描述前置条件,“When” 描述触发动作,“Then” 描述预期结果。

       注意事项:

       验收标准的测试场景化,可以遵循SMART原则:标准需具体、可量化、技术可实现、与需求目标相关、明确验证条件。

       确保覆盖所有可能的用户操作路径,包括成功、失败、边界等场景,结果是可观察或可测量的。

       避免主观描述,如用户觉得方便等。

聚焦测试场景
聚焦测试场景

       4、重视非功能性需求——验收标准全覆盖

       我们需要建立完整的需求验收体系,因此体系不仅仅需要包括系统功能需求,还需要囊括非功能性需求,这两类需求需同步嵌入验证体系。而非功能性需求一般分为:性能、安全、可用性、兼容性等需求。如社交媒体注册的非功能性需求包括:点击登录按钮到跳转授权页面的响应时间<1 秒等需求。

       注意事项:

       验收标准需与相关需求相关联,避免孤立存在。

       性能、容量等指标需给出具体数值和测量条件。

       对于安全性、合规性方面,需引用内部或外部标准文档为依据,确保标准的专业性。

非功能性需求
非功能性需求

       5、 需求评审确认——验证标准成共识

       软件需求及需求验收标准需进行评审,在达成所有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共识后才能进入开发阶段。而需求评审的核心是逐条确认验收标准的清晰性、完整性、可测试性以及是否全面覆盖业务目标。评审会需要业务方确认价值与需求范围;产品负责人负责确认需求优先级;开发人员评估技术可行性;测试人员需验证需求可测试性。

       注意事项:

       评审中发现的问题需及时更新修改,最终达成共识的需求与验收标准形成正式的基线文档(需求规格说明书或用户故事卡片),通过签字或电子确认的方式进行固化。

       基线文档是后续开发、测试、验收的唯一依据,任何变更都需通过正式的变更流程处理,以确保需求验收标准的可追溯性。

需求评审确认
需求评审确认

       为了提高需求分析的效率,我们可以借助AI技术,例如CoCode旗下的Co-Project智能项目管理平台中的AI需求条目化和自动生成测试用例功能。通过AI技术,我们可以一键将多种格式的需求(包括模板文件、任意文档、单张图片、多张图片等)自动转化为标准用户需求,并自动生成每个需求的多维度测试用例、测试脚本和测试报告。这极大节省了需求梳理和需求导入的时间,也提高了测试覆盖度和全面性,减轻了团队人员的工作量。

AI需求条目化和自动生成测试用例
AI需求条目化和自动生成测试用例

      总之,通过以上五大步骤,将需求验收标准嵌入需求定义的组成部分,从源头上确保了团队对合格交付物的认知一致性,进而减少不必要的返工,提升了开发效率,最终交付的产品真正满足客户的需求。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