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上方关注 “终端研发部”
设为“星标”,和你一起掌握更多数据库知识
这是一个玩法很简单的游戏,你只需要在这个画面里找到十个跳动的小熊,就能过关。
但它的游戏难度也很大,最小的小熊只有像素大小,所以像我,就是这样玩过关的。
2025 年 6 月 7 日 12 点 54 分,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微信里一个神奇的存在。你绝对想不到,有个东西每天竟有 9.49 亿人打开两次!
这个小游戏玩法简单得很,在画面里找到十个跳动的小熊就算过关。但难度可不容小觑,最小的小熊如同像素点般微小。我自己玩的时候,那叫一个费劲,好不容易才通关。别看它看似无聊又没啥技巧,可就是莫名激发人的胜负欲。瞧瞧我的积分,就知道我深陷其中啦(当然,这都是在家闲时玩出来的成果,绝不是上班时间哦)。
我可是小游戏的忠实爱好者,之前沉迷的游戏也不少。像《抓大鹅》,还有火遍全网的《羊了个羊》,它们借助微信小程序走红。而我玩的这个《找小熊》,却是在抖音发现的。
如今,小程序已然成为超级 App 的 “标配挂件”。微信、抖音有,QQ、支付宝、美团等也都有小程序的踪迹。这时候不禁会想,如果没有小程序,我们的手机会变成什么样呢?
没有小程序的话,手机里怕是要被各种 App 填满。就拿寄快递来说,不同快递公司得下不同 App;线下买咖啡、奶茶,不同品牌也要用不同 App;打车选不同平台,同样得安装一堆 App。那些低频需求的应用更是麻烦,像医院挂号、民政局预约领证等,都得专门安装对应的 App。如此一来,手机容量怕是得从 512G 起步,甚至 1TB 才够,说不定这正合苹果公司心意呢。话说回来,最近金子价格可是一路飙升。
这些还算高频的,还有那些一年一次,甚至一生一次的低频需求,比如去医院挂号看病,去民政局预约领证。
如果没有小程序,这些 App 足够大家购买手机选择 512G 起步,甚至是 1TB,这可能是苹果最想要见到的,顺便说一句,最近金子涨价了。
苹果在小程序发展初期扮演了重要角色。2016 年年初,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宣布开发新形态的东西,当时微信内部叫它应用号,还形容是新的公众号形态。到了 2016 年年中,张小龙在朋友圈宣布应用号改名小程序。为啥改名呢?原来是苹果不让叫应用号,担心用户混淆应用和应用号,影响用户在 App Store 安装 App。
手机厂商对小程序的影响远不止于此。苹果在用户应用内购买数字服务或虚拟商品时会抽取分成,也就是 “苹果税”。那么在 iOS 端微信小程序付费,是否要给苹果抽税呢?腾讯和苹果为此一直 “争论”,至今分成问题仍未谈妥。所以目前在 iOS 端微信小程序玩游戏、看短剧,用户要么跳出游戏付费,要么干脆无法付费。
面对这种情况,苹果的 App Store 和安卓各大应用市场都有应对举措。2018 年国产安卓手机厂商联合成立快应用联盟,2020 年之后苹果也推出轻 App。
小程序从宣布开发到上线,大家充满疑问。罗振宇当时宣布罗辑思维不做小程序,他的反应代表了很多人。小程序刚上线时,有人总结出它的 6 点 “鸡肋” 之处:功能上像弱化版 App;设计要遵守微信统一模板;推广靠二维码和社交分享,无统一分发渠道;使用体验上寄生于微信,易与其他功能冲突;“即用即走” 适合低频工具类产品;商业角度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但对内容类应用来说,比如 B 站、得到、知乎、短视频平台,他们希望尽可能留住用户,这与小程序愿景冲突,所以 B 站现在没有了官方小程序,而得到小程序也是一个引流工具,其他内容 App 的小程序功能也非常不全。
另一方面,小程序也改变了移动互联的产品运营逻辑,开头就提到,如今越来越多的超级 App,加入了小程序的功能,即使你没有在抖音上玩过游戏,误触进入短剧小程序,那么也很有可能在支付宝的蚂蚁森林收过能量,打过网约车。
当然,小程序也并非完美无缺。对于内容类应用,如 B 站、得到、知乎等,小程序的 “用完即走” 理念与它们希望留住用户的需求相冲突。所以 B 站没有官方小程序,得到小程序更多是引流工具,其他内容 App 的小程序功能也不全。
小程序虽然低调,但它无疑是中文互联网的伟大创新。它扩展了超级 App 的功能边界,让智能手机和互联网连接到更多的人和场景,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它就像一股隐形的力量,持续推动着互联网的发展,并且在未来,还将继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小程序的发展充满故事与挑战,未来它又将走向何方呢?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