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这样的问题,应该从支持的数据类型,操作指令,附加功能,网络IO和持久化多方面进行阐述。
Redis和Memecahed两者都是非关系型内存键值数据库,常用作分布式缓存,但是Redis支持RDB和AOF两种持久化,Memcheched不支持持久化。
从支持的数据类型来讲,Redis的支持的数据类型比Memchaced的文本和二进行类型要丰富很多,它还支持List,Set,hash,Zset等多种数据类型。
1、线程模型
Memcached处理请求采用多线程模型
,并且基于IO多路复用技术
,主线程接收到请求后,分发给子线程处理。
优点是当某个请求处理比较耗时,不会影响到其他请求的处理。缺点是CPU的多线程切换必然存在性能损耗,同时,多线程在访问共享资源时必然要加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性能。
Redis同样采用IO多路复用技术
,但它处理请求采用是单线程模型
,从接收请求到处理数据都在一个线程中完成。
缺点一旦某个请求处理耗时比较长,那么整个Redis就会阻塞住,直到这个请求处理完成后返回,才能处理下一个请求,使用Redis时一定要避免复杂的耗时操作。由于Redis是内存数据库,它的访问速度非常地快,所以它的性能瓶颈不在于CPU,而在于内存和网络带宽,这也是作者采用单线程模型的主要原因
。同时,单线程对于程序开发非常友好,调试起来也很方便。开发多线程程序必然会增加一定的调试难度。
Redis6.0又进一步完善了多线程,在接收请求和发送请求时使用多线
,进一步提高了处理性能。
2、数据结构
Memcached支持的数据结构很单一,仅支持string类型的操作。并且对于value的大小限制必须在1MB以下,过期时间不能超过30天。使用Memcached时,我们只能把数据序列化后写入到Memcached中。然后再从Memcached中读取数据,再反序列化为我们需要的格式。
而Redis对于不同的数据结构可以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非常灵活。
3、 淘汰策略
Memcached必须设置整个实例的内存上限,数据达到上限后触发LRU淘汰机制,优先淘汰不常用使用的数据。但它的数据淘汰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刚写入的数据可能会被优先淘汰掉,这个问题主要是它本身内存管理设计机制导致的。
Redis没有限制必须设置内存上限,如果内存足够使用,Redis可以使用足够大的内存。同时Redis提供了多种淘汰策略:
4、持久化
Memcached不支持数据的持久化,如果Memcached服务宕机,那么这个节点的数据将全部丢失。
Redis支持将数据持久化磁盘上,提供RDB和AOF两种方式。
5、 高可用
Memcached没有主从复制架构,只能单节点部署,如果节点宕机,那么该节点数据全部丢失。业务需要对这种情况做兼容处理,当某个节点不可用时,把数据写入到其他节点以降低对业务的影响。
Redis拥有主从复制架构和哨兵节点,在主节点宕机时,主动把从节点提升为主节点,继续提供服务。主从两个节点还可以提供读写分离功能,进一步提高程序访问的性能。
6、集群化
Memcached的集群化是在客户端采用一致性哈希算法向指定节点发送数据,当一个节点宕机时,其他节点会分担这个节点的请求。
而Redis集群化采用的是每个节点维护一部分虚拟槽位,通过key的哈希计算,将key映射到具体的虚拟槽位上,这个槽位再映射到具体的Redis节点。同时每个Redis节点都包含至少一个从节点,组成主从架构,进一步提高每个节点的高可用能力。当增加或下线节点时,需要手动触发数据迁移,重新进行哈希槽位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