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电流接地系统Simulink仿真:涵盖中性点不接地与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小电流接地系统是配电网中常见的一种接地方式,主要用于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消弧线圈接地的
系统。这种接地方式具有过压较低、设备较简单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中压配电网。接下来,我们通过Simulin
k仿真来分析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 小电流接地系统简介
小电流接地系统是指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其特点是当发生单相接地时,接地
电流较小(通常在10A以内)。这种接地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接地短路电流,降低设备的过压,提高系统运行的
安全性。
###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是小电流接地系统的一种,其核心是将变电站中性点直接悬浮,即不与地连接。
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由于中性点不接地,接地电流会通过线路阻抗限制在较低的范围内。
#### Simulink仿真模型
我们可以通过Simulink建立一个简单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模型,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 **电源**:三相交流电源,电压为10kV,频率为50Hz。
2. **变压器**:主变压器,变比为10kV/400V。
3. **负载**:三相阻性负载,功率为100kW。
4. **线路**:模拟配电线路,包括电阻、电感和电容参数。
以下是模型的主界面:
```matlab
% 定义电源参数
Vs = 10000; % 电源电压(V)
f = 50; % 频率(Hz)
% 定义变压器参数
n = 10000/400; % 变比
% 其他参数略
```
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仿真波形如下:
#### 仿真结果分析
从波形可以看出,单相接地时的接地电流较小(约5A),且过压在允许范围内。这种方式适用于中压
配电网的接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