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观点作者:科易网 AI+技术转移研究院
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面临诸多瓶颈问题,包括科技成果供需信息不对称、转化渠
道不畅、专业化服务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
用,影响了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同时,作为科技成果转化重要媒介的平
台,也由于服务产品缺失、服务空白点较多和智能化水平低下等原因,导致服务有效性不
足和存续发展困难。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该模式以打造区
域创新资源集聚高地、技术供需对接桥梁、成果转化服务枢纽和技术经纪赋能中心为建设
定位,积极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应用场景,线
上线下互联、互动、互补推进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建设。
该模式的核心功能包括:一是创新科技资源的标准化加工、标准化评价工作模式,强
化有效供给,提升资源有效性与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效率。通过对科技资源的基础属性、应
用属性、商务属性的整合完善与标签化管理,实现对科技资源的标准化加工;通过对科技
资源的成熟度、先进度、创新度的整合完善与标签化管理,实现对科技资源的标准化评价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标准成果库、标准项目库、标准专家库,极大地提升科技资源的有
效性和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效率。二是创新资源型产品研发与集成应用模式,提升面向各
主体的服务成效与市场生存能力。基于有效资源的场景化设计,研发设计面向各主体的资
源应用型创新服务产品,并通过集成应用创新形成面向不同主体的服务解决方案,满足各
主体基础创新服务需求的同时,供应高质量、增值性的高端创新服务,增强各主体的服务
粘性,提升平台面向各主体的服务成效和市场生存能力。
该模式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一是创新性打造技术经纪与成果评价等节点能力,打通
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堵点,提升成果转化成功率。围绕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供需信息不对
称、技术经纪人缺失、科技成果定价难等关键堵点,通过系统集成、模式创新、流程重塑
打造供需配置、技术经纪、成果评价等关键性节点能力,提升技术供需配置精准度、技术
经纪人活跃度和科技成果评价便捷度,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进程,提高成果转化的成功
率。二是创新性打造多主体多维度服务与合作协同的模式,助力激发各主体创新活力构建
区域创新生态。根据高校院所、企业、园区、投资机构、服务机构、技术经纪人等各类主
体创新诉求,设计不同主体在服务体系内的价值贡献点和收益点,通过要素连接,促进科
技成果转化链条充分加速资源流、信息流、数据流的形成与流动,构建基于线上平台的多
主体价值流转体系,使各主体能发挥自身优势融入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实现“贡献所
能、获取所需”的多主体协同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