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体系结构是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框架,旨在将普遍性的安全原理与具体信息系统实际相结合,构建出满足特定信息系统安全需求的安全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的构建过程包括风险分析、确定安全需求、制定安全策略,以及安全体系结构的形成与实施。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的目标是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确保安全策略得以完整准确地实现,安全需求得到全面准确的满足。在实现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的过程中,需要考虑“风险—安全—投资”的平衡关系,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程度,并确保潜在的入侵代价高于其可能获取的信息资源价值。 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的主要目标是保护信息与系统。信息保护强调保护组织内部有价值的信息及其运行过程中的信息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系统保护则侧重于保障组织运行所需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信息安全体系结构需遵照一系列标准,包括组织级别标准、保护国家秘密信息和敏感性信息标准、控制社会影响标准以及保护资源和效率标准等。 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研究课程详细介绍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即OSI模型。OSI模型将通信过程划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通信功能和数据处理。这些层次包括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以及物理层。各层通过定义协议数据单元(PDU),实现数据的有效传输。OSI模型传输数据的基本过程涉及数据封装与解封装,即从应用层到物理层数据层层封装,再从物理层到应用层逐层解封装。 此外,课程还涵盖了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组成要素,包括物理环境及保障、软件设施、硬件设施、管理者等。物理环境涉及场地、机房、电力供给和灾难应急等基础设施;软件设施包括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通用应用软件;硬件设施涉及计算机、网络设备等;管理者则包括系统安全员、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等不同角色的职责。 在开放系统互连的安全体系结构方面,课程重点介绍了ISO开放系统互连安全体系结构、TCP/IP安全体系以及安全管理。这些内容对于理解如何在不同系统架构中实现有效的信息安全体系至关重要。 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全面的安全框架,不仅要在技术层面实施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而且要在管理层面进行适当的安全管理。这包括制定和执行安全政策、规范和程序,以及对风险进行持续的评估和监控。通过这种方式,信息系统能够抵御各种威胁,确保其信息和资产的安全。 信息安全体系结构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领域,它要求我们对信息系统的各个方面都有深刻的理解和相应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既安全又可靠的信息系统环境。






























剩余63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6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企业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doc
- 山西11层剪力墙住宅楼毕业设计.doc
- 多联体筒仓整体滑升施工技术(实例).doc
- 易智瑞Enterprise新特性介绍.pptx
- BIM培训方案.pptx
- 入团申请书的写法格式--0.doc
- 《最全绩效考核KPI指标库》按职能(155页).doc
- 亲子关系挑战2.doc
- 别墅造价指标分析.doc
- 产品服务要求控制规范.doc
- 房屋建筑工程常见渗漏现象及防治措施.ppt
- 广联达钢筋算量基础操作培训.pptx
- 规范化、标准化企业及项目BIM实施流程探索.pptx
- 惠深区域成本管理部月度工作总结及下月度计划9月份.ppt
- 海藻实验报告1.docx
- 智能交通:数据与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