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计算机基础重点归纳
第一章:计算机概论
1. 19646 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
2. 计算机分类(6):巨型,小巨型,大型主机,小型机,工作站,PC
3. 1 到 4 代计算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
电路
4. 发展趋势:巨型,微型,多媒体,网络,智能
5. 运算速度,MIPS 衡量
6. 计算机特点(6):精度高,记忆力强,有逻辑判断能力,可靠性高,
通用性强
7.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
8. 软件:程序,数据,技术资料
9. 软件:系统(WINDOWS,VB),支撑(杀毒),应用
10. 诺依曼原理:五个部分,用二进制,存储程序
11. 存储器容量基本单位,字节(byte)
12. 指令,有操作码,地址码
13. 指令周期:取指周期,执行周期
14. 指令类型(5):数据传送,运算,程序控制,输入出,CPU 控制调试
15. 计算机工作过程:取指,分析取整,执行
16. 最小信息单元,位(bit)
17. 信息处理阶段:收集,加工,决策,活动
18. 0 有唯一编码,补码
19. ASCII 码,1 个字节;汉字外码,2 个字节
20. ASCII,大写字母 100,小写 110
21. 汉字:输入码(外码),机内码,字型码(字模);24*24 点阵:占
24*24/8=72KB
22. 微机=主机+外部设备
23. 主板部件(6):芯片组,CPU 插座,内存插槽,总线扩展槽,I/O 接口,
BIOS
24. 微机总线:内部,外部,系统
25. 内部和系统总线:地址(AB),数据(DB),控制(CB)
26. 外部:PCI,AGP
27. 内存:ROM,RAM(大于 80ns),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15-35ns)
28. 外存(5):硬盘,软盘,光盘,磁带,U 盘
第三章:数据库技术基础
1. 数据模型:层次(有序树),网状(有向图),关系(二维表)
2. 数据库系统组成:计算机平台,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
系统,用户
3. 信息世界的基本概念:实体,属性,码,域,实体型,实体集
4. 关系是二维表,元组的集合
5. 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
6. Access 对象(7):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模块
7. Access 数据基本载体,字段
8. 数据库处理技术的发展三个阶段:手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
9. 数据库特点:最小冗余度,数据独立性,数据共享,安全可靠,保密性
能好
10. 数据库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控制和管理
11. 设计数据库的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
构设计,实施数据库,使用和维护
第五章: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
1. APARNET,Internet 前身
2. 网络发展阶段:网络诞生,网络形成,互连互通,高速网络
3.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功能
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系统。
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若干子机,通信子网,通信协议
5. 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6. 拓扑结构(6):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全互联,不规则型
7. 信号是数据的具体表现形式
8. 通信设备:信源,信宿,信道
9. 网络性能评价标准:带宽,信道容量,传输速率,传输延迟
10. 数据传输技术:调制解调,基带传输(近),频带传输(远),信道复
用
11. 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传输介质
12. 网络协议:TCP/IP,IPX/SPX,NetBEUI
13. OSI/RM 模型的层:物理,数据链路,网络,传输,会话,表示,应用
14. TCP/IP,四层,应用(STMP,FTP),传输(TCP),网络(IP),网络接
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