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置换算法是虚拟存储系统中的核心策略,用于决定在内存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当需要加载新的页面而内存已满时,应该替换哪个页面。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不同的页面置换算法,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虚拟存储技术的工作原理,特别是请求页式存储管理的特性。实验涉及到的主要算法包括FIFO(先进先出)、LRU(最近最久未使用)和NRU(最近最不经常使用)。
**FIFO页面置换算法**:
FIFO是最简单的页面置换算法,它根据页面进入内存的顺序决定淘汰哪一个页面。当一个新的页面需要被载入而内存已满时,会选择最早进入内存的页面进行替换。这种算法易于实现,但容易引发Belady's异常,即增加物理内存大小反而降低命中率。
**LRU页面置换算法**:
LRU算法是基于历史访问频率的策略,其思想是认为最近被访问过的页面在未来最有可能再次被访问。因此,当需要替换页面时,LRU选择最近最久未使用的页面。LRU通常比FIFO提供更好的性能,但实现起来相对复杂,需要维护每个页面的访问时间记录。
**NRU页面置换算法**:
NRU(Not Recently Used)算法结合了LRU和LFU(Least Frequently Used)的元素。它分为两个状态:未使用和最近使用过。当页面未被访问时,它标记为未使用;一旦被访问,它变为最近使用过。如果需要替换页面,NRU会优先考虑那些未使用或很久未使用的页面。这种算法在实现上比LRU简单,但可能不如LRU精确。
实验设计了一个虚拟存储区和内存工作区,利用`srand()`和`rand()`函数生成指令序列,这些指令序列随后转化为页地址流。对于每种页面置换算法,都会计算访问命中率,命中率是指在所有页面访问中,成功在内存中找到所需页面的比例。程序中定义了数据结构如`PMT`来存储页面信息,以及链表结构来管理页面在内存中的状态。
在`main()`函数中,首先用进程ID初始化随机数生成器,确保每次运行时有独立的随机序列。接着,通过循环生成指令流和对应的页地址流。之后,对不同数量的内存块(4至32块)运行FIFO、LRU和NRU算法,计算并打印相应的命中率。
实验的实施步骤包括:
1. 初始化页面和内存的状态。
2. 生成随机指令序列。
3. 将指令流转换为页地址流。
4. 对每种页面置换算法进行模拟,记录访问信息。
5. 计算并输出不同内存配置下的命中率。
这个实验提供了实践经验,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比较各种页面置换算法的性能,并加深对虚拟存储系统中页面替换策略的理解。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虚拟内存管理和资源优化的关键点,这对于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调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