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NN的深度学习时间序列回归拟合实战代码

preview
共1个文件
txt:1个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27 浏览量 更新于2025-08-07 收藏 360B ZIP 举报
资源下载链接为: https://pan.quark.cn/s/f989b9092fc5 在本篇深度学习实战教程中,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探索循环神经网络(RNN)在时间序列拟合任务中的应用。RNN因其独特的结构,能够有效处理具有时序依赖性的数据。本次实验的目标是利用正弦函数的值来预测余弦函数的值。 首先,我们导入了必要的模块,包括torch、torch.nn、numpy和matplotlib.pyplot,并设置了随机种子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复现性。接着,我们定义了超参数:时间步长TIME_STEP为10,输入大小INPUT_SIZE为1,学习率LR为0.02。 在数据准备阶段,我们生成了一个从0到2π的100个等间距点,用于表示时间序列。我们计算了每个时间点对应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并使用matplotlib绘制了这两个函数的图像,以便直观地展示我们的目标——即用正弦函数的值来预测余弦函数的值。 接下来是模型的构建。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RNN的类,该类继承自nn.Module。在这个类中,我们构建了一个单层的RNN,其输入大小为1,隐藏层大小为32。输出层是一个线性层,用于将RNN的隐藏状态转换为预测值。在forward函数中,我们将输入数据和隐藏状态传递给RNN,并对每个时间步长的输出应用线性层,从而得到一系列预测值。 在训练过程中,我们选择了Adam优化器和均方误差损失函数(MSELoss)来最小化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距。Adam优化器是一种结合了动量和自适应学习率的梯度下降优化算法,适用于非凸优化问题。我们初始化隐藏状态为None,然后在每个时间步长上运行RNN,将当前的正弦值作为输入,输出余弦值的预测。通过计算损失并进行反向传播更新权重,我们逐步优化模型。同时,我们绘制了当前预测值与实际余弦值的图像,以直观地观察模型的学习过程。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R
身份认证 购VIP最低享 7 折!
30元优惠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