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间通信(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是操作系统中一种机制,允许不同的进程之间交换信息和协调操作。在Linux系统中,有多种实现进程间通信的方式,包括管道、FIFO(有名管道)、消息队列、信号量和共享内存等。这里我们将主要讨论管道和FIFO这两种方法。 **管道(Pipe)** 管道是一种半双工(即数据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的通信方式,通常用于父子进程之间的通信。创建管道通常通过`pipe()`系统调用完成,它会返回两个文件描述符,一个用于读取(filedes[0]),另一个用于写入(filedes[1])。在创建管道后,通过`fork()`创建父子进程。父子进程之间根据数据传输方向来决定关闭哪个端口。例如,如果数据从父进程流向子进程,父进程会关闭读端(fd[0]),子进程关闭写端(fd[1])。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管道从父进程向子进程传递数据: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types.h> int main() { int n, fd[2]; pid_t pid; char line[PIPE_BUF]; if (pipe(fd) < 0) { perror("pipe error"); exit(1); } if ((pid = fork()) < 0) { perror("fork error"); exit(1); } else if (pid > 0) { // Parent process close(fd[0]); write(fd[1], "hello world\n", 12); } else { // Child process close(fd[1]); n = read(fd[0], line, PIPE_BUF); write(STDOUT_FILENO, line, n); } exit(0); } ``` 在管道中,`PIPE_BUF`是一个常量,定义了内核中管道缓冲区的大小。当写入的字节数小于等于`PIPE_BUF`时,数据不会与其他进程的写操作交错。但如果多个进程同时写入管道,且某个进程写入的数据量超过`PIPE_BUF`,数据可能会交错。 **FIFO(有名管道)** FIFO是另一种进程间通信的方式,与管道类似,但它可以在不相关(无血缘关系)的进程之间使用。FIFO实际上是一个特殊的文件类型,可以通过`mkfifo()`或`mknod()`系统调用来创建。FIFO的创建和操作类似于普通文件,可以使用`open()`, `close()`, `read()`, `write()`, `unlink()`等标准文件I/O函数。 创建FIFO的示例代码如下: ```c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 { if (mkfifo("fifo_path", 0666) == -1 && errno != EEXIST) { perror("mkfifo error"); return 1; } // ... } ``` 一旦FIFO创建成功,任何进程都可以打开并使用它进行通信。FIFO的一个特点是,当一个写端被关闭,所有数据被读取后,`read()`操作将返回0,表示文件结束。如果向一个已关闭的写端写入数据,系统将发送SIGPIPE信号。如果忽略这个信号或捕获并从处理程序中返回,`write()`将返回错误,设置`errno`为EPIPE。 管道和FIFO都是实现进程间通信的有效手段,它们在不同的场景下各有优势。管道适用于父子进程间简单、单向的数据传递,而FIFO则适用于不相关进程间双向通信。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些通信机制,有助于在开发多进程应用时实现更高效、可靠的通信。





剩余58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783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