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锂离子等效电路模型参数与Simscape自动辨识、一阶二阶内阻、Rint-1RC-2RC模型
教程(0基础上手,时长14分钟)”
# 锂离子等效电路模型参数辨识:从0基础到上手
在锂离子电池研究领域,等效电路模型参数辨识是一项关键技能。今天就来给大家唠唠这看似高深
,实则0基础也能上手的技术,还搭配了我自己录制的十四分钟教程哦,包教包会!
## 模型基础:一阶二阶等效内阻与常见模型
锂离子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有多种,像Rint、1RC、2RC模型就比较常用。
### Rint模型
Rint模型是最基础的,它简单地把电池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和一个内阻串联。就这么简单粗暴,代码
实现也不复杂(以Python为例):
```python
# 假设电池开路电压为E,内阻为Rint,电流为I
E = 3.7
Rint = 0.1
I = 2
#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端电压V
V = E - I * Rint
print(f"电池端电压为: {V} V")
```
这段代码里,我们先设定了电池的开路电压E、内阻Rint和流过的电流I,然后通过简单的欧姆定律,
就求出了电池的端电压V。这个模型虽然简单,但在一些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场景还是很实用的。
### 1RC模型
1RC模型在Rint模型基础上增加了一个RC并联支路,用来模拟电池的电化学极化过程。代码实现稍
微复杂点: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参数设置
E = 3.7
Rint =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