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概述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期,其中一些关键的里程碑包括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的诞生,以及冯·诺依曼提出“存储程序”概念,确立了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ENIAC的发明对于解决弹道计算问题具有重大意义,但其设计并未能实现存储程序。随着冯·诺依曼理论的提出,科学家们得以研制出具有存储程序功能的计算机EDVAC,它由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标志着现代电子计算机的起始。 计算机的发展按照使用的电子元器件种类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代使用电子管,体积庞大、耗电量高且存储容量小;第二代使用晶体管,体积减小,功能增强;第三代以集成电路为标志,体积进一步缩小,性能提升;第四代在集成电路的基础上,性能大幅提升,计算机开始向巨型化和微型化发展;第五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 微型计算机(PC或个人电脑)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遵循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微处理器(CPU)的性能决定微型计算机的性能。微处理器的发展经历了从4位和8位微处理器时代到多核微处理器时代的六个阶段,使得微型计算机微型化、快速化、大容量化和低成本化。 计算机的特点包括运算速度快、具有存储和记忆功能、自动化程度高、计算精度高、可靠性高、具有逻辑判断能力。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字长、时钟频率和运算速度。字长关系到计算机的计算精度、速度和功能;时钟频率(主频)是评价CPU性能的重要指标;运算速度则通常以MIPS或MFLOPS来表示。 计算机类型按规模分类包括巨型机、大型机和微型计算机。巨型机擅长处理复杂的科学计算和模拟任务;大型机能够支持数百用户同时使用;微型计算机则以个人使用为主,是目前最常见的计算机类型。 总结而言,计算机科学经历了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到现在微型计算机普及的历程,呈现出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发展趋势。这些技术进步使得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粉丝: 3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基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数据库编程技术.docx
- 大数据技术对城市商业银行小微企业授信评审的作用.docx
- 工程项目业主方项目管理.docx
- 物联网联手大数据.docx
- 中小企业网络管理员实用教程(3).ppt
- 基于大数据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方式研究.docx
- 通信与广电管理与实务综合案例二.doc
- AIoT赋能办公大数据企业员工双受益.docx
- 软件开发所需要的三种人.doc
- 互联网+背景下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思政教育实施策略.docx
- 动态网页方案设计书ASP.doc
- 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银行接口系统修改升业务需求.doc
- PPT模板:互联网创新科技年度工作报告商业计划书宣传.pptx
- 申报电子商务重点项目情况书面说明(格式).doc
- 施工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应用.docx
- 产品设计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缺陷及信息化教学价值分析.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