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产品开发的项目管理是确保零部件质量、满足车厂要求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美国三大汽车生产厂的APQP、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VDA4.3、PSA标致雪铁龙的AQMPP、雷诺日产汽车的ANPQP以及本田的供应商品质保证手册等,都为汽车零部件的开发项目从策划到产品交货提供了明确的要求和指导。这些标准和流程在国内零部件企业的产品项目开发中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车厂越来越严格的性能要求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面临着产品综合程度不断提高、开发数量增多和开发周期短的挑战。产品开发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有效管理开发过程,而不仅仅是研发能力的差异。这种出色的项目管理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难以被模仿或通过金钱购买。 然而,国内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的现状并不乐观。许多工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大多数零部件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往往只能依赖主机厂的要求来跟进,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60%的企业未能有效地利用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来进行真实分析,新品开发过程记录未能得到有效保留,导致资源浪费和质量问题。 此外,新品开发前期策划不足,导致后期频繁更改,问题频发,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厂商的信誉。由于缺乏良好的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团队和开发流程,项目小组未能真正有效运行,部门之间协调不力,职责不明,使得技术人员工作负担过重。 国际上的车厂产品开发项目管理方面,APQP是由美国三大车厂制定的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与控制计划,已成为产品开发流程的代名词。随着ISO/TS16949体系的推进,APQP得到了全球大部分车厂的认可。而德国车厂,如德国大众,则要求供应商遵循其VDA标准。VDA4.3更强调目标设定和阶段性检查,通过“里程碑”的概念,将项目评审放在重要位置,有效融入PDCA法进行项目管理。 日产的ANPQP则分为五个阶段,从组织并计划产品开发项目到确认制造流程和生产能力,都强调了质量、成本和供货要求的满足。雷诺日产汽车通过ANPQP确保了产品开发的每个阶段都符合要求,进一步加强了产品质量保证。 因此,国内汽车零部件厂商在产品项目开发过程中,应当借鉴国际先进的项目管理经验,优化自身的项目管理流程和团队协作,提高产品开发的效率和质量,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满足日益严苛的车厂要求。同时,要强化技术文件的管理和记录保存,防止资源浪费,并注重人才培养和稳定,避免设计人员流动带来的质量隐患。通过有效的前期策划和持续改进,国内厂商可以在未来的产品开发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 粉丝: 2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自动驾驶产业发展概况.pptx
- 远哈通信AcroTetra数字集群无线指挥调度系统概述0905.ppt
- 大数据技术在旅游推荐系统中的应用.docx
- PLC控制的机械手程序设计方案师论文.doc
- 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应用与风险防控措施研究.docx
- 目标检测后对单个物体实施角度测量
- 土地调查数据库建立方法讨论.doc
- 数据结构与算法-单向链表结构设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docx
- 膜法脱硝项目管理建议书.doc
- 移动互联网下高校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docx
- 有关我国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docx
- 基于AT89c51单片机控制电子密码锁.doc
- 浅论网络环境下英语词汇学习-软件技术.doc
- 复频谱油墨配色系统软件的设计.docx
- JAVA图书管理系统毕业设计方案.doc
- 《计算机应用》课程标准介绍.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