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模施工是一种高效、连续的混凝土构筑物施工技术,尤其适用于高层建筑和烟囱、筒仓等垂直结构。在节能大厦的建设中,滑模施工的安全技术交底是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有序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对滑模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的详细说明:
1. 施工设计阶段,首要考虑的是构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滑模设计必须充分考虑结构受力,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失稳或破坏。
2. 为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上下滑模平台应设立稳固的楼梯,或在建筑内部及时安装临时楼梯,避免使用危险的攀爬方式。
3. 在采用降模法施工现浇楼板时,各个吊点需加强,增设钢丝绳以增加稳定性,防止因受力不均导致的结构损伤。
4. 滑模平台的荷载管理是关键,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进行,防止超载和不均匀堆载,以免引发安全事故。
5. 所有施工人员应服从统一指挥,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操作液压设备和机械设备,以减少误操作带来的风险。
6. 施工现场应提供充足的照明,操作平台照明设备推荐使用36V低压电灯,既满足亮度需求,又降低了触电风险。
7. 高空作业的人员健康状况须得到关注,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不宜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参与滑模施工,以保障个人健康。
8. 必须严格遵守施工平安操作规程,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都可能导致事故。
9. 滑模平台提升前,必须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调试,特别是平台装配、节点、电气及液压系统的状态,确保设备完好。
10. 吊脚手架内外的安全网应安装到位并紧贴筒壁,经过验收后才能使用,以防止人员坠落。
11. 高空防坠措施,如2.5m高处的保护棚,可以有效防止物体坠落造成伤害,并需使用坚固的材料和附加防护层。
12. 避雷设施的接地线装置和电气设备的接地,能有效防止雷击和电气事故。
13. 通信设备如步话机的配备,保证了施工现场的信息畅通,提高了应急响应效率。
14. 施工前,技术部门需制定详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滑移示意,所有操作人员需严格遵循,确保施工流程的科学性。
15. 滑模提升时,必须有统一的指挥系统,专人负责量测千斤顶的工作状态,遇到异常应立即停止滑升,查明原因后再采取相应措施。
通过以上技术交底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滑模施工不仅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更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安全措施的任务。每个细节的落实都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因此,施工团队必须严格按照交底内容执行,确保滑模施工过程的安全、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