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产业内部结构、产业间关系以及产业组织、市场行为和政府规制的学科。它涉及到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交汇点,旨在理解和分析经济体系中的产业动态和政策问题。以下是对试卷中部分知识点的详细说明:
1. 投入产出法是由里昂剔夫创立的,这是一种量化分析不同产业间相互依赖关系的方法,对于理解产业间的关联和经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 马歇尔冲突是指规模经济与垄断之间的矛盾,即大型企业通常能实现规模经济,但可能会导致市场垄断,从而引发市场效率和公平性的问题。
3. SCP分析框架包括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和市场绩效(Performance),用于研究产业组织与市场绩效的关系。
4. 掠夺性定价是一种短期策略,企业通过设定低于成本的价格以排挤竞争对手,但并非所有企业都能采用,且价格通常低于平均利润。
5.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理论是从部门变化的角度出发,研究经济总量增长的规律,而非总量变化或均衡竞争。
6. 霍夫曼比率是衡量工业化进程中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产值比例的指标,用于分析一国工业化进程的阶段。
7. 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这涉及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和效率提升。
8. 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特征包括产品同质性高、无进入壁垒和信息完备,产业集中度不高是其特点之一。
9. 哈佛学派强调市场结构对市场绩效的影响,认为高集中度可能导致高利润,但新企业会因竞争进入市场,平衡利润。
10. 勒纳指数和贝恩指数都是衡量市场竞争力的指标,但勒纳指数更易于获取数据。
11. 自由主义的产业组织学派不包括哈佛学派,它包括芝加哥学派、可竞争市场理论和新奥地利学派。
12.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通过产业间优势地位的变更实现的,这涉及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13. 雁行发展模式是日本学者赤松提出的,描述了后发国家如何通过国际分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14. 煤炭与电力之间的产业关联方式属于多向联系,因为电力生产需要煤炭作为燃料,而煤炭产业的发展也依赖电力设施。
15. 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政策属于产业组织政策,旨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防止市场垄断。
16. 民间主导型产业规制模式强调市场引导企业的行为,政府角色相对较小。
17. 支柱产业通常被认为是处于成熟期的产业,对整个经济体系有稳定支撑作用。
18. 产业组织不仅指产业内企业的集合,还包括它们之间的市场关系。
19. 在产业关联分析中,最常用的是技术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即通过技术关系分析产业间的相互影响。
20. 投资需求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形成新产业、推动现有产业发展和引起各产业发展差异,对外投资对本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并不直接。
以上是产业经济学试卷中涉及的部分知识点的详细解释,涵盖了产业关联、市场结构、产业组织理论和政策等多个方面。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现代经济体系的运行机制和制定经济政策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