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医疗机构中,处方医嘱的审查和点评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和疗效的关键环节。药师作为这一过程中的核心人物,肩负着审查用药合理性的重大责任。《处方管理办法》对药师在审核处方时应关注的用药合理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了过敏试验记录和执行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过敏性体质患者而言,这一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药师首先需要确认处方上记录的过敏试验结果是否准确无误。例如,皮试结果的记录应当具体而明确,如用"阴性"来表示皮试结果,而不能简单地使用"-"符号。对于那些需要连续使用同一种药物的患者,应该注明"续用"或"免皮试"以避免重复进行不必要的皮试。特别是对于青霉素类药物,如注射用青霉素钠、哌拉西林钠等,一旦患者对其过敏,药师必须确保禁止使用结构类似的头孢菌素,如舒普深、新瑞普新、马斯平等。同时,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在使用其他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药物时,也应保持高度警惕,以免发生交叉过敏反应。
《2005年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对此提供了更为详细的指导,列出了需做皮试的药物种类,并规定了相应的皮试方法和判断标准。例如,细胞色素C注射液、降纤酶注射剂、鲑降钙素等药物在使用前都必须进行皮试。对于青霉素及其衍生物,如青霉素钠、青霉素钾、阿莫西林等,皮试是必须的步骤,一旦出现阳性反应,应禁止使用这些药物。其他多种药物如抗毒素和抗血清(包括白喉抗毒素、破伤风抗毒素等),以及抗蛇毒血清、抗炭疽血清、抗狂犬病血清等也必须进行过敏试验,若试验结果阳性,需要采用脱敏注射法。
药师在审查处方时,必须严格依据药典和药品说明书,确保医生已经正确记录过敏试验结果,未记录的情况下药师不得发放药物。药师还应主动提醒医生关注患者的药物过敏史,避免为有过敏史的患者开具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药师的专业判断和对用药安全的警觉性对于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至关重要。
此外,随着新药物的不断研发和上市,药师还需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掌握最新的药物信息和临床指南,以期提供更为精准的药学服务。药师对药物信息的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临床治疗方案的深入理解,是确保患者用药合理性的重要保障。
处方医嘱的审查和点评不仅是对法律法规的遵循,更是对患者生命安全的直接保障。药师在这一过程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职责,他们必须运用其丰富的药学知识和敏锐的专业判断,确保每一份处方都安全、合理。药师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是维护患者生命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医疗机构应重视药师在这一领域的专业培训和知识更新,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