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矿产资源开发中,掘进作业是获取矿产资源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是矿山生产中较为危险的环节之一。尤其是在煤矿生产中,掘进专业顶板风险辨识评估显得尤为关键,其目的在于通过对掘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顶板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确定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以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依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等相关规定,并结合市清河门区兴舟矿业2017年度掘进专业顶板风险辨识评估报告,探讨如何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以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和矿工的生命安全。
矿井掘进过程中的顶板风险评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支具备多方面专业知识与经验的评估小组。报告中提到,由矿长、技术负责人、生产、机电、安全和通风副矿长以及相关工程师组成评估小组,从多个角度对顶板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估。这个小组不仅具备了专业知识,而且结合了现场实践经验,能够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专业性。
报告中详细描述了掘进巷道的基本情况,指出矿压显现可能导致顶板下沉、离层、底鼓、片帮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对于IV5煤层的地质特性,如顶板的砂岩结构和邻近煤层的厚度,以及掘进区域的断层情况,都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些地质条件的了解,对于评估顶板稳定性至关重要,是制定相应控制措施的基础。
在风险因素的识别上,报告强调了矿压活动的危害,包括顶板事故。这些事故可能由支护质量不合格、安全管理不善、对地质和应力了解不足等原因造成。因此,评估报告提出了顶板控制的重要性,强调了“控顶必先控底”的原则。这表明,底板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整个支撑系统的有效性,对于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评估报告还分析了风险转化为灾害的因素,例如顶板来压、破碎冒落可能由于找掉不及时、支护滞后或未按专项措施执行等造成。开口巷道的垮落风险与巷道跨度大、应力集中和支护不当有关。揭露煤层时的冒顶风险则需要加强顶板管理及超前支护。这些分析为制定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报告依据上述风险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措施。例如,对于过断层、老巷或贯穿老巷的情况,需要有专项措施来确保及时找掉和支护,以避免冒顶和伤害。开口巷道应合理设计支护方法和找掉工作,以防止应力集中导致的垮落。
掘进专业顶板风险辨识评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安全生产环节。通过全面评估地质条件、施工工艺和管理措施,可以提前预测和预防顶板事故,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稳定生产。同时,这份报告也为类似企业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参考模板,可以借鉴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更有效的风险防控策略,从而提升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