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中观层面的经济现象和规律,特别是产业内部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以及产业绩效等方面。这份试卷涉及到的知识点涵盖了产业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包括:
1. **产业经济学的性质**:产业经济学既不是宏观经济理论,也不是微观经济理论,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观经济理论,它关注的是产业层面的问题。
2. **研究领域**: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产业,而非国民经济总量、企业和家庭。它分析的是产业内的企业组织、市场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3. **有效竞争理论**:有效竞争理论由克拉克提出,旨在研究如何在产业中实现既能激励创新又能保障消费者利益的竞争状态。
4. **产业结构优化目标**: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即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效率和效益。
5. **产业组织**:产业组织是指同一产业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研究企业的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及其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6. **广告的作用**:广告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可以视为企业营销策略的一部分,同时可能影响市场竞争格局。
7. **掠夺性定价**:这是一种短期的定价策略,企业将价格设定在低于成本的水平以排挤竞争对手,但可能会对市场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8. **产业间联系分类**:前向联系、后向联系是产业间供需联系的两种方式,而环向联系和价格联系不属于这种分类。
9. **“夕阳”产业**:指的是处于衰退期的产业,通常市场容量渐趋饱和,增长潜力有限。
10. **SCP分析框架**:包含了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三个方面,是理解产业组织和市场动态的关键工具。
**多项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
1. 第一次产业包括农业、渔业、畜牧业和林业。
2. 产业结构政策包括幼小产业保护、主导产业选择和战略产业扶植等。
3. 影响市场集中度的因素包括企业规模、进入壁垒、市场容量和产品差别化。
4. 产业结构优化涵盖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国际贸易结构和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
5. 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有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判断题涉及的知识点**:
1. 产业经济活动包括特定部门的经济活动。
2. 高消耗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 煤炭和电力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可能是单向也可能是双向的。
4. 产业组织不仅研究组织,还关注组织之间的关系。
5. 产品差别化是企业通过产品独特性来区分自己,避免直接的价格竞争。
6.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
7. 国际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8. 寡头垄断可能不如完全垄断有利于技术进步,因为竞争可能推动技术进步。
9. 产业组织理论解决的是市场竞争与市场集中度之间的矛盾,即“马歇尔冲突”。
10. 振兴支柱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名词解释**:
1. 产业结构:指经济体系中各个产业部门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反映了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
2. 市场集中度:衡量市场内少数大企业相对规模的指标,反映市场的竞争程度。
3. 有效竞争:指既能鼓励创新和生产效率,又能保持适度竞争的市场状态。
4. 产业政策:政府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国家或地区竞争力而制定的一系列经济政策。
**简答题涉及的知识点**:
1. 产业的涵义包括产业的定义、产业的分类以及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 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可能包括资源分布、市场需求、交通条件、技术水平、政策环境等。
**论述题**: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市场结构决定了市场的竞争程度,如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等不同结构下的竞争态势各异。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结构下采取的策略,如定价、广告、研发投入等。而市场绩效则反映这些行为的结果,包括企业的经济效益、消费者福利、技术创新等。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有引导作用,良好的市场结构能够鼓励创新和竞争,从而提高市场绩效。反之,市场行为也会反过来影响市场结构,比如企业间的合并或合作可能导致市场集中度的变化。因此,理解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对于政策制定和产业管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