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改良土施工组织方案是道路建设中的一种常见技术,尤其适用于含水量高、CBR值低的路基填料。这种技术旨在改善土体的力学性能,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下是该方案的关键知识点:
1. **工程背景**:本项目位于丘陵地带,雨量充沛,路基填料主要为高液限土和过湿土,这些土质含水量高,CBR(California Bearing Ratio,加州承载比)低,不利于路基的长期稳定。因此,采用5%水泥改良土来封闭路基路床96区填料,以增强结构的强度。
2. **施工组织**:施工过程中,人员分为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和辅助工人。管理人员包括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试验人员和测工,机械操作人员负责设备操作与维护,辅助工人则负责水泥摆放、摊铺、整平等辅助工作。施工采用流水作业法,确保工序间的紧密衔接。
3. **机械设备配置**:主要设备包括水泥稳定土拌和机、平地机、压路机和小型冲击式打夯机。每个作业段长度约为200米,每天计划完成400米,路基94区填筑完成后才进行下一段施工。
4. **施工方案**:采用路拌法施工,即在下承层施工完毕后,对路堤加宽部分进行收坡,使用边坡土或脱水后的土方作为改良土。改良土采用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通过水泥稳定土拌和机拌和,然后用20吨压路机进行压实,平地机整形。
5. **施工方法**:
- **施工准备**:填料需进行土工试验,确认液限、塑性指数等指标,选用的水泥需满足一定的28天强度和凝结时间要求。计算水泥用量,确保改良土的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1%-2%。
- **摆放和摊铺水泥**:根据计算好的用量摆放水泥,摊铺时确保无遗漏和过度集中,且避免污染环境。
- **拌和**:使用水泥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保证拌和深度、均匀度和宽度,拌和后的混合料颜色一致,水分分布均匀。
- **整形**:平地机进行初步和最终整形,确保坡度、路拱和接缝的平顺性,避免薄层贴补。
- **碾压**: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进行碾压,控制速度和遍数,处理可能出现的“弹簧”、松散等问题。
- **接缝和机械调头处处理**:工作段衔接处采用搭接,确保连续性和质量。
这个施工方案详尽地涵盖了从工程背景到具体施工步骤的全过程,对于保证道路建设的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实施时需严格遵循方案,以确保水泥改良土的效果和路基的长期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