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详解 #### 一、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及特征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阶段: 1.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早期的计算机网络主要以大型主机为核心,终端设备围绕主机分布。这些网络通常采用星型结构,其中心计算机执行数据处理任务,而终端则用于输入输出操作。这种网络架构的特点在于高度集中化的控制机制,终端设备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计算资源。 2. **分组交换网**:随着技术的进步,分组交换网络应运而生。这类网络将数据分成小的数据包,并在网络中动态分配传输路径。与面向终端的网络相比,分组交换网络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适合于突发性的数据传输需求。分组交换网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组成,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3. **形成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了确保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能够相互通信,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这一模型定义了网络通信的标准框架,使得遵循相同标准的不同系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互联互通。 4. **高速计算机网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速网络技术逐渐成熟。这一阶段的网络具备更高的传输速率,支持多媒体应用,并且开始探索智能型网络的概念。高速网络的发展对于推动互联网的应用和服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二、分组交换的关键特性 分组交换是一种基于“存储-转发”机制的数据传输方式。它将数据分割成较小的数据包,并在网络中动态选择传输路径。这种方式相比于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具有以下优势: - **高效性**:分组交换网络通过动态分配传输带宽,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 **灵活性**:每个数据包独立选择转发路径,增强了网络的灵活性。 - **响应迅速**:数据包可以在没有预先建立连接的情况下发送,加快了数据传输的速度。 - **可靠性**:通过完善网络协议和分布式多路由设计,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的比较 1. **电路交换**:这是一种传统的通信方式,通信双方在通信前需要建立专用的通信线路。其优点是实时性好、时延小,但缺点是线路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2. **报文交换**:数据以报文的形式在网络中进行存储-转发。优点是中继线路利用率高,可以实现异种终端间的通信,但传输时延较大,不适合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场景。 3. **分组交换**:结合了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实现了较高的通信效率和较好的交互性能。它通过将数据分割成小数据包来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并通过动态路由选择机制实现高效的网络传输。 #### 四、广播式网络中的网络层处理方法 在广播式网络中,所有节点都能够接收网络中的广播消息。因此,网络层的设计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处理这些广播消息以及如何避免广播风暴等问题。虽然广播式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通常由数据链路层直接完成,但在某些情况下,网络层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在路由选择、拥塞控制等方面。因此,即使在广播式网络中,网络层的存在也是非常必要的。 ### 结论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从面向终端的简单网络到高速、智能化网络的演变过程。每一种网络技术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场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计算机网络将继续朝着更高速度、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剩余49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45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目标检测数据集的增强手段及源码:含图像旋转、镜像、裁剪、亮度 / 对比度变换等
- 物联网与农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关联性分析.docx
- 通信工程发展趋势研究.docx
- PyTorch 实现 GraphSAGE 模型在 Cora、Citeseer 和 Pubmed 数据集上的复现
- IPMP认证历年考试C级模拟试题二.doc
- 试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docx
- 三菱PLC编程软件GXWork2安装图文教程.doc
- 太原理工大学软件工程教材简介.ppt
- 某集团公司信息化规划项目.doc
- 培训演示文稿:excel-2007——创建图表.ppt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部分英文词汇.doc
- 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自主学习分析.docx
- 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doc
- 基于单片机的光电开关的转速测量装置方案设计书.doc
-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案试题1.doc
- 实验书网络互联技术.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