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声会影视频制作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概述
在全国“创新杯”计算机类说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的教学设计,聚焦于使用会声会影软件进行视频制作的教学活动。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掌握会声会影的基本操作和视频编辑技巧。
#### 基本信息
- **教学时间**:90分钟(2个课时)
- **授课人数**:36人
- **授课班级**:高二年级计算机班
- **教学环境**:多媒体机房
#### 设计理念
该教学设计采用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数字化资源和信息化环境的重要性。采用“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情境设置
通过展示2016年武汉严重水灾的视频与长江美丽景象的对比,创设了一个环保主题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视频制作的社会意义。同时,引入了环保部门招聘宣传工作人员的实际案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任务场景。
#### 教材与学情分析
- **教材选择**:高教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第2版),该教材采用“主题引导+任务驱动”的编排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学情分析**: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特性和兴趣,教学设计中融入了实际工作情境,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未来职业生涯相结合。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熟练掌握会声会影的操作界面及常用功能。
- 掌握编辑处理音频、视频的基本操作。
-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微课学习、自主探究等方式提升学习效率。
- 学会团队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会声会影软件的基本操作及常见编辑技巧。
- **教学难点**:高级编辑技巧如特效应用、音频同步等。
- **达成方法**:
- 利用微课突出重点。
- 通过“职场闯关”活动逐步突破难点。
#### 教学过程
- **情境导入**:通过对比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 **实习期**:教师演示关键操作,如修剪视频、抹除原声等。
- **试用期**:小组讨论并尝试解决遇到的问题。
- **新人期**:小组竞赛,制作以“同饮长江水,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宣传视频。
- **考核期**:通过数字学习平台展示作品并进行评价。
#### 教学特点与反思
- **教学特点**:
-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习积极性。
- 结合实际工作情境,增强实用性。
- **教学反思**:
- 需要进一步关注基础较弱的学生,确保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 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职业意识。
该教学设计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