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复习题纲】
本文是关于昆虫识别与防治的知识总结,涵盖了多种农作物害虫的特点、危害及防治策略。以下是对主要内容的详细解析:
1. 三化螟:仅危害水稻,是水稻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
2. 迁飞性害虫:包括褐飞虱、白背飞虱、粘虫和稻纵卷叶螟,这些害虫随季节变化迁移,给农作物带来广泛影响。
3. 飞虱与叶蝉的区别:飞虱有长短翅,叶蝉的翅膀较长,且飞虱的后足末端有大距。
4. 小地老虎、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白背飞虱的识别特征及防治方法: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有助于早期识别和针对性防治。
5. 华北蝼蛄:根据后足胫节背侧距的数量进行辨识,以及对作物的危害。
6. 麦蚜:对高粱、玉米等禾本植物的侵害,如失绿、皱缩、坏死,并传播病毒病。
7. 蚜虫与螨类的区别:依据触角、腹管和尾片以及受害症状进行区分。
8. 麦蜘蛛种类:包括麦叶爪螨和麦岩螨,它们对小麦的危害特点不同。
9. 二化螟近年来加重的原因:越冬场所广泛、虫口基数大、抗药性增强等。
10. 化学防治侧重低龄幼虫的原因:幼虫移动范围有限,抵抗力弱,更易防治。
11. 褐飞虱与白背飞虱头胸部特征的比较: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识别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12. 玉米螟:幼虫钻蛀心叶、茎秆和果实,导致作物受损。
13. 尺蛾幼虫与银纹叶蛾幼虫的区别:颜色、足数、行动方式和所侵害的植物种类不同。
14. 小麦害虫的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如麦长管蚜和麦螨对温度、湿度、光照和氮素肥料的喜好。
15. 黄守瓜的危害:成虫和幼虫对叶片、嫩芽、花和根部的破坏。
16. 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如菜青虫、菜蚜、斜纹夜蛾、黄曲条甲等。
17. 害虫分类:按照吸汁、食叶、钻蛀等行为进行分类。
18. 地下害虫防治:辛硫磷、甲基异硫磷等药剂的使用,以及施毒饵、撒毒土等方法。
19. 蝼蛄和蛴螬的危害方式:包括直接取食和钻蛀行为。
20. 三化螟综合防治措施:处理稻桩、调整种植布局等。
21. 稻纵卷叶螟迁飞方向:春季由南向北,秋季由北向南。
22. 棉花害虫:如蚜虫、蓟马、棉铃虫等,各阶段有不同的防治策略。
23. 棉蚜的生命周期:包括“干母”和“伏蚜”的概念。
24. 小麦吸浆虫的越冬方式和为害时期。
25. 玉米螟的为害时期:心叶期、抽雄初盛期、雌穗抽丝吐露期。
26. 常见害虫的越冬虫态和场所:涉及多种昆虫的越冬习性和地点。
以上知识点涵盖了多种昆虫的生物学特性、生态行为、危害特征和防治策略,对于农业生产管理和害虫控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