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放大电路设计实验报告模版.doc
2.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资源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上传者)
反馈放大电路设计实验报告模版主要涉及模拟电路中的核心概念——负反馈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是一种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使输出信号的一部分返回到输入端,并与输入信号相减,从而减小放大器的增益波动、提高稳定性和线性度的技术。 一、实验目标: 1. 深化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 学习集成运算放大器和晶体管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技巧。 3. 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以及多级晶体管反馈放大电路的装配、调试和测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 实验过程中使用的仪器包括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和万用表,这些都是进行模拟电路实验的基本工具。 三、实验内容: 设计一个满足特定性能指标的负反馈放大电路,例如闭环电压放大倍数在30至120之间,输入信号频率范围为1kHz至10kHz,输出电压幅度至少1.5V,输出电阻不超过3KΩ。 四、设计过程: 1. 选择合适的反馈类型和放大器结构。实验中可以选择晶体管负反馈放大电路或者集成运算放大器负反馈电路。晶体管放大电路可能需要两级以上的放大,采用直接耦合或阻容耦合方式,以减少静态工作点的影响。本设计可能采用直接耦合和阻容耦合的混合形式,并结合共发射极、共基极和共集电极的不同放大器配置,如共发射极-共基极-共集电极电路。负反馈的形式有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和电流并联,这里选择了电压并联负反馈。 2. 设计电路图。电路通常包含多级放大器,如图所示,电路由三级放大和负反馈回路组成。第一级是NPN晶体管组成的共发射极电路,通过直接耦合到第二级共基极电路。第二级通过电容连接到第三级,第三级是共集电极(射极跟随器)电路,其输出到负载。电源输入部分通过并联电容进行滤波,确保电路稳定,防止自激振荡。 五、参数设计: 根据实验要求,输入电压峰峰值为50mV,输出电压峰峰值需大于1.5V,电压放大倍数需超过30倍。负反馈的存在使得实际的开环增益必须足够高,以确保在负反馈作用下达到所需的闭环增益。此外,需要计算和调整各个元件的参数,如晶体管的偏置电阻、反馈电阻等,以实现上述性能指标。 六、实验步骤: 完成电路设计后,接下来的步骤包括搭建电路、测量和调整。这涉及使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用信号发生器生成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用万用表测量电压和电流,以及使用直流稳压电源为电路供电。通过反复调试,确保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稳定性和增益一致性。 总结,该实验报告模版详细介绍了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过程,涵盖了电路理论、元器件选择、电路配置以及参数计算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核心知识和实践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