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服务器端和接收端 包含注释 经过测试可正常编译运行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errn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netinet/in.h> #include<sys/socket.h> #include<sys/wait.h> #define MYPORT 3490 //设定端口为3490 #define BACKLOG 10 main() { int sockfd,new_fd; struct sockaddr_in my_addr; //服务器网络地址结构体 struct sockaddr_in their_addr; //客户端网络地址结构体 int sin_size; if((sockfd=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1) { perror("socket"); exit(1); } my_addr.sin_family=AF_INET; //设置为IP通信 my_addr.sin_port=htons(MYPORT); //服务器端口号 my_addr.sin_addr.s_addr=INADDR_ANY; //服务器IP地址--允许连接到所有本地地址上 bzero(&(my_addr.sin_zero),8); //置零 ……………………………… 【Linux网络编程:Socket UDP详解】 在Linux系统中,网络编程是通过Socket接口来实现的。Socket提供了进程间通信的能力,使得分布在不同机器上的应用程序能够相互通信。本篇文章将详细解析一个简单的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程序,帮助理解如何使用Socket API进行UDP通信。 我们关注的是标题中的“Socket UDP形式”。UDP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它不保证数据包的顺序、可靠性和错误检测。相比于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UDP更加轻量级,适合于实时应用和对延迟敏感的应用。 **服务器端程序详解:** 服务器端的核心任务是创建一个Socket,绑定到特定的IP地址和端口,然后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以下是关键步骤: 1. **创建Socket**:`socket()` 函数用于创建一个Socket,参数`AF_INET`表示使用IPv4协议,`SOCK_STREAM`表示使用TCP协议(在UDP中应使用`SOCK_DGRAM`)。这里使用了TCP,但为了与题目要求一致,我们假设这是一个错误,实际应使用UDP。 ```c if((sockfd=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1){ perror("socket"); exit(1); } ``` 2. **配置服务器地址**:`struct sockaddr_in` 结构体用于存储服务器的网络地址,`htons()` 函数用于将端口号转换为网络字节序。 ```c my_addr.sin_family=AF_INET; my_addr.sin_port=htons(MYPORT); my_addr.sin_addr.s_addr=INADDR_ANY; bzero(&(my_addr.sin_zero),8); ``` 3. **绑定Socket**:`bind()` 函数将Socket与服务器地址关联。 ```c if(bind(sockfd,(struct sockaddr *)&my_addr,sizeof(struct sockaddr))==-1){ perror("bind"); exit(1); } ``` 4. **监听连接**:`listen()` 函数使Socket进入监听状态,准备接受客户端连接。 ```c if(listen(sockfd,BACKLOG)==-1){ perror("listen"); exit(1); } ``` 5. **接收连接**:`accept()` 函数用于接收客户端的连接请求,返回一个新的Socket描述符`new_fd`,并更新客户端的地址信息。 6. **处理客户端请求**:服务器通过`send()` 发送数据给客户端,然后关闭连接。 **客户端程序详解:** 客户端的主要任务是创建Socket,连接到服务器,发送请求并接收响应。以下是关键步骤: 1. **创建Socket**:与服务器端类似,客户端也需要创建Socket。 2. **获取服务器信息**:`gethostbyname()` 函数用于获取服务器的IP地址信息,基于输入的主机名。 3. **配置客户端地址**:`struct sockaddr_in` 结构体存储服务器的地址信息。 4. **连接服务器**:`connect()` 函数用于连接到服务器。 5. **发送数据**:客户端通过`send()` 向服务器发送数据。 6. **接收数据**:客户端使用`recv()` 接收服务器的数据。 注意,因为这是UDP编程,所以`accept()` 和 `listen()` 函数在UDP中并不适用。在UDP中,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是直接的,没有连接的概念,应该使用`sendto()` 和 `recvfrom()` 函数来代替`send()` 和 `recv()`。 总结来说,这个例子展示了如何在Linux下使用TCP Socket API编写服务器和客户端程序,但要注意,为了实现UDP通信,需要对代码进行相应的调整,如使用`SOCK_DGRAM`,以及使用`sendto()` 和 `recvfrom()` 函数。此外,还需要了解UDP的特点,比如其不可靠性,无连接性,以及适用于实时数据传输等场景。


























- 粉丝: 4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android机通讯录研发设计方案实现.doc
- 《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施.docx
- 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借阅量预测研究.docx
- 微课+PBL+互联网+三位一体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docx
- C语言及任务书学生信息管理.doc
- MATLAB-GUI滤波器设计方案软件设计方案.doc
- 使用 tensorflow eager execution 的机器学习全新教程
-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docx
- 试论网络开发西部农村.docx
- 机器人学习过程的详细记录情况
- 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小抄已排版.doc
- 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运行技术.docx
- 互联网+时代高职秘书学专业教学改革初探.docx
- 通信工程监理现场管理的信息化系统的运用研究.docx
- 水厂自动化监控系统施工方案2016.7.27.doc
- 实验三-模拟操作系统的页面置换.doc



评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