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是关于使用Keil C51编译器编写一个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信号控制的演示程序。PWM是一种数字模拟转换技术,通过改变脉冲宽度来调节输出信号的平均电压,常用于电机控制、电源管理、音频放大等应用。 代码中包含了必要的头文件`reg51.h`、`intrins.h`和`stdio.h`,这为使用C51编译器所需的寄存器定义、内联函数以及标准输入输出提供了支持。 在程序中,作者定义了一个名为`AUXR`的特殊功能寄存器,用于关闭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这有助于减少电路的噪声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此外,还定义了`TIMEER2`和`RCAP2`,它们分别对应定时器2的16位时间寄存器和捕获寄存器,是实现PWM的关键。 PWM信号的生成通常基于定时器,这里使用的是定时器2。通过设置定时器的溢出值,可以控制PWM周期,而通过改变比较寄存器的值,可以调节PWM的占空比。在`TimeInit()`函数中,作者初始化了定时器2的定时参数,以生成特定频率和占空比的PWM波形。 在数据结构部分,定义了一个名为`SystemData`的结构体,其中包含两个成员变量:`PwmCount`用于存储PWM周期的计数值,`RamTest`则用于内部RAM的自检。通过修改启动文件`STARTUP.A51`中的`IDATALEN`,可以在掉电后自检MCU的内部RAM。 程序的主入口点`MainInit()`负责初始化系统,包括接口初始化、看门狗清除、内存测试以及用户环境的设置。如果内存自检失败,会重新执行系统初始化。`SystemInit()`和`SystemSetup()`则分别对系统进行初始化和设置,包括内存初始化和关闭EMI。 `UserSetup()`函数留给了用户,用于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配置。这可能是设置PWM输出的引脚、设定初始占空比或者配置其他外围设备。 这个演示程序提供了一个基本的PWM信号生成框架,开发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调整定时器参数和输出引脚,实现不同频率和占空比的PWM信号控制。通过理解并扩展这个程序,可以应用于各种需要PWM控制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中。

















剩余6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1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