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环境下安装IBM的DB2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项关键的任务,它涉及到多个步骤,包括系统准备、软件安装、用户创建、实例创建、配置优化以及数据库的启动和创建。以下是对这些步骤的详细说明:
确保你的Linux系统具备安装DB2所需的兼容性。在本例中,需要安装一个名为`compat-libstdc++-7.3-2.96.118.i386.rpm`的程序包,这个包通常包含在安装盘中,通过`rpm -i`命令进行安装。
接下来,为了DB2的稳定运行,需要调整Linux内核参数。打开`/etc/sysctl.conf`文件,添加或修改以下内核参数:
- `kernel.msgmni = 1024`:设置最大消息缓冲区数量。
- `kernel.sem = 250 256000 32 1024`:用于设置信号量参数,以支持DB2的并发操作。这些值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环境调整。
然后,开始DB2的安装过程。执行安装脚本`sh db2_install`,按照屏幕提示进行操作。
为了安全和权限管理,需要创建两个特定的用户组和用户:
- 使用`groupadd`命令创建`db2iadm1`和`db2fadm1`用户组。
- 使用`useradd`命令创建`db2inst1`和`db2fenc1`用户,并分别分配到对应的用户组,同时指定用户的家目录。
接下来,创建DB2实例。在DB2的实例目录(例如`/opt/IBM/db2/V8.1/instance`)下运行`db2icrt`命令,参数`-a server`表示创建服务器模式实例,`-u db2fenc1`指定加密用户,`db2inst1`是实例名。
产品许可证的安装通常涉及将许可证文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使用`db2licm`命令将其应用到系统,如`/mnt/cdrom/db2/license/db2pe.lic`。
为了支持大内存段分配,需要运行`db2ln`命令,这通常会更新系统配置文件以启用这一功能。
在Linux的`/etc/services`文件中添加DB2服务端口,例如添加一行`db2inst1 50000/tcp`,以定义DB2监听的端口。
接着,进行一系列的DB2环境变量设置,以优化DB2的性能。例如:
- `DB2_EXTENDED_OPTIMIZATION`启用高级优化。
- `DB2_DISABLE_FLUSH_LOG`关闭日志刷新。
- `AUTOSTART`设置为YES以自动启动DB2。
- `DB2_STRIPED_CONTAINERS`启用条带化容器。
- `DB2_HASH_JOIN`启用哈希连接。
- `DB2COMM`设置为`tcpip`以使用TCP/IP通信。
- `DB2CODEPAGE`设置字符集,这里是819。
- 更新`dbm cfg`以设置服务名和索引记录访问方式。
启动DB2实例,使用`db2start`命令。一旦DB2运行,你可以创建数据库,例如`CREATE DATABASE test1 ALIAS test1...`。至此,DB2已经安装并配置完成,可以进行数据操作,如查询表。
这个过程虽然详细,但请记住,具体的安装步骤可能会因DB2的版本和Linux发行版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在实际操作中,应始终参考官方文档和最新的安装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