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客服系统平台接口规范》是中国联通为确保其客服系统与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或内部其他系统的高效、稳定交互而制定的一份重要技术文档。该规范在整合了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成熟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联通自身的业务需求,形成了具有开放性的接口标准,旨在提升服务质量,优化用户体验。
1. **总则**
- 范围:这份规范涵盖了中国联通客服系统与外部系统间的接口设计、功能定义、数据交换格式以及通信协议等方面,适用于所有需要与客服系统对接的系统开发者。
- 规范性引述文件:规范引用了相关行业标准和技术文档,为接口设计提供了基础和指导。
- 略缩语和术语定义:规范中可能涉及的专业术语和缩写词都有明确的定义,以便理解和执行。
2. **建设背景与目标**
- 建设背景:随着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客户对服务质量和响应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客服系统需要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 建设目标:旨在建立一个标准化、模块化、可扩展的客服系统接口,以实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服务效率,同时降低维护成本。
3. **建设原则**
- 可靠性:接口设计必须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减少错误和中断的可能性。
- 开放性:接口需遵循开放标准,允许不同厂商和服务提供商的系统无缝对接。
- 扩展性:接口设计应考虑未来业务发展,能适应新的功能需求和规模增长。
- 安全性: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4. **接口详细描述**
- CTI(Computer Telephony Integration)和座席应用的接口(Um)
- 接口属性:包括基本属性和状态属性,定义了接口的基本功能和实时状态信息。
- 基本属性:如接口类型、版本信息、认证机制等。
- 状态属性:如接口的在线状态、繁忙状态、错误状态等,用于监控接口的运行状况。
- 接口定义:详细描述了接口的功能调用、数据结构、请求响应流程,以及异常处理机制。
此外,规范可能还包含了接口测试、性能指标、维护和升级策略等内容,以确保整个客服系统的高效运行。对于开发者来说,理解并遵循这些规范是成功集成中国联通客服系统的关键步骤。通过规范化的接口,中国联通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客户服务,同时也为合作伙伴提供了更加友好和灵活的合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