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uboot移植到九鼎X210开发板的过程,文档中详细介绍了从头开始移植官方版本的uboot到特定硬件平台的步骤和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下面将详细说明这个过程中的关键知识点。
uboot移植的概念是将uboot引导加载程序适配到新的硬件平台,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对源代码进行修改,使之能够在新硬件上运行。移植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实现对硬件的初始化、配置和引导操作系统。
在本例中,使用的是uboot-2013.10版本。文档提到,uboot的配置是通过mkconfig脚本完成的。在u-boot的源代码目录中,可以看到mkconfig文件。这个脚本会对u-boot的配置文件进行处理,并生成适合目标硬件的配置。具体执行的命令例如`./mkconfig -A s5p_goni`,此处-A参数和s5p_goni参数是传递给mkconfig脚本的配置选项。
在进行uboot移植时,需要在顶层的Makefile中配置交叉编译工具链。这一步是必须的,因为它指定了为特定目标硬件编译代码时所使用的编译器和链接器。编译完成后,可以得到u-boot.bin这样的二进制文件,它能在目标硬件上执行。
文档中提到,通常在Windows环境下烧录uboot需要专用工具。但是,由于本例使用官方uboot,所以推荐的方法是在Linux环境下通过复制烧录脚本并执行来完成uboot的烧录。
移植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文档建议使用工具如winhex来比较成功和失败的镜像文件,从而找到问题所在。例如,如果发现成功的镜像多出16字节,就可能需要关注头信息的相关设置。
文档还提到了uboot的重定位问题。重定位是指uboot在第一阶段完成后,在第二阶段开始之前,将自身代码从固定地址移动到其他位置,这个过程需要在第二阶段开始之前完成,并且要求第一阶段的代码量不能超过8KB。
在uboot的源代码中,包含了许多不同的配置文件和Makefile文件。文档中提到了arch/arm/cpu/armv7/Makefile和其他相关的Makefile文件,这些文件用于定义编译过程中的各种规则。在移植过程中,可能需要修改这些Makefile文件,以确保编译器知道在哪里查找正确的源代码文件,以及如何正确链接这些文件。
uboot.lds文件是一个链接脚本,用于指导链接器如何将编译后的目标文件组合成最终的uboot二进制文件。文档中提到了修改uboot.lds文件后出现的“lowlevel_init函数重复定义”错误,这是一个链接阶段的错误,需要修改相应的Makefile或者链接脚本来解决。
文档中还提到了如何解决编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例如,使用grep命令搜索特定关键字,然后在Makefile中屏蔽掉相关错误代码,或者将某些特定的代码屏蔽在crt0.S文件中。这些方法是解决问题的临时手段,但能帮助开发者在移植阶段快速继续。
在uboot的源代码中,还涉及到cpu_info.c和其他类似的源文件,这些文件包含了特定硬件平台的信息和初始化代码。在移植过程中,可能需要修改这些文件,以确保uboot能够正确地初始化CPU和其他硬件组件。
uboot移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开发者对uboot的配置系统、Makefile、链接脚本以及硬件平台的细节有深入了解。通过本例提供的步骤和解决方案,开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uboot移植的整个流程,并将其成功应用到目标硬件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