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有两种持久化方案,RDB (Redis DataBase)和 AOF (Append Only File)。如果你想快速了解和使用RDB和AOF,可以直接跳到文章底部看总结。本章节通过配置文件,触发快照的方式,恢复数据的操作,命令操作演示,优缺点来学习 Redis 的重点知识持久化。 Redis的持久化是确保在系统崩溃或意外重启后能够恢复数据的关键特性。它提供了两种主要的持久化方案:RDB(Redis DataBase)和AOF(Append Only File)。这两种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RDB详解** RDB是Redis默认的持久化策略。它会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内,如果满足特定的写操作次数,将内存中的数据快照写入到磁盘上的一个文件,通常命名为`dump.rdb`。这种快照式的备份提供了快速的数据恢复能力,特别适合于大规模的数据恢复。然而,RDB在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如果在快照过程中服务器宕机,那么自上一次快照以来的所有数据可能会丢失。 在`redis.conf`配置文件中,RDB的设置包括: 1. `save <seconds> <changes>`:配置在多少秒内有多少次改动后触发RDB快照。例如,`save 900 1`表示在900秒内只要有1次改动就保存。 2. `dbfilename dump.rdb`:指定RDB文件的名称。 3. `dir ./`:定义RDB文件的存储目录。 4. `rdbcompression yes`:默认开启数据压缩,使用LZF算法,可以减小文件大小但会消耗CPU资源。 触发RDB快照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1. 自动触发:根据配置文件中的`save`规则。 2. 手动触发:`save`命令(阻塞式)或`bgsave`命令(异步式)。 3. `flushall`命令:清空所有数据,然后生成新的RDB快照,但在生产环境中并不常用。 4. `shutdown`命令:安全关闭服务器并保存当前数据,同样不常用。 **RDB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 1. 高效的数据恢复,适用于大规模数据。 2. RDB文件体积小,适合备份和迁移。 缺点: 1. 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较差,可能丢失最后一次快照后的数据。 2. 快照过程中消耗大量内存,因为Redis会创建子进程并复制所有数据到临时文件。 **AOF详解** AOF是另一种持久化方式,它记录所有的写操作日志到一个文件中(如`appendonly.aof`)。当Redis重启时,会按照这些日志重新执行命令来恢复数据,从而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AOF可以配置为追加模式或重写模式,以减少文件大小。 **AOF的优缺点** 优点: 1. 提供更高的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 2. 可以通过配置实现不同级别的数据丢失风险。 缺点: 1. 恢复速度相对较慢,特别是日志文件很大的情况下。 2. 文件体积通常比RDB大。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和性能要求,灵活选择RDB、AOF或两者结合的方式来实现Redis的持久化。例如,对于对数据一致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可以优先考虑AOF;而在需要快速恢复大量数据的场景下,RDB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在配置文件中,可以通过调整`appendfsync`参数来控制AOF日志的同步策略,平衡数据安全性与性能。





























剩余11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37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隐框玻璃幕墙计算书.doc
- 9#墩0#块施工方案.doc
- 新工人安全生产须知交底.doc
- 项目沟通管理实例.ppt
- 基坑开挖引起的地铁隧道变形环境评估.doc
- 沉管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doc
- 在ncnn中使用暗网模型的Android演示。_Android demo to use darknet model in
- 公司员工管理表格-营业部门业务能力分析.doc
- 山东某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中英文).doc
- YOLOv C TensorRT项目用C语言编写,并使用NVIDIA TensorRT进行了优化_The YOLOv12
- 学习与培训管理系统-50页.doc
- 最终检验试验规范.doc
- 整合营销传播系统.ppt
- TensorRT C Yolov,YoloPv Yolov __X_ RT-DETR OSTrack LightTrac
-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020级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报告项目-包含表达式和标准输入输出流程控制函数与程序结构编译预处理数组指针结构与联合文件操作等八个实验模块的完整代码与详.zip
- 中建海峡泉州世贸中心QC小组&盖山新苑项目部Q.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