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归下降分析法是确定的自上而下分析法,这种分析法要求文法是LL(1)文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对文法中的每个非终结符编写一个函数(或子程序),每个函数(或子程序)的功能是识别由该非终结符所表示的语法成分。由于描述语言的文法通常是递归定义的,因此相应的这组函数(或子程序)必然一相互递归的方式进行调用,所以将此种分析方法称为递归下降分析法。 《编译原理——递归下降分析法的实现》 在编译原理中,解析是将源代码转换为抽象语法树的重要步骤,而递归下降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自上而下的解析策略。这种方法要求文法必须是LL(1)类型,即从左到右扫描输入,仅使用一个输入符号的预测信息,进行一次左most衍生。本文主要探讨递归下降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实现过程,并结合C/C++源代码进行详细解释。 递归下降分析法的核心在于,为文法中的每个非终结符设计一个对应的函数,每个函数负责识别由该非终结符生成的语法结构。由于文法规则的递归性,这些函数会形成一种相互递归调用的关系,从而得名“递归下降”。在实践中,我们首先需要确保文法是LL(1)的,以保证解析过程的确定性。 以文法G[S]为例: S —> a | ^ | (T) T —> T,S | S 在消除左递归后,我们得到改进的文法G'[S]: S —> a | ^ | (T) T —> ST' T' —> ,ST' | ε 接下来,我们需要验证这个文法是否满足LL(1)的条件,这通常涉及查看每个非终结符的SELECT集,确保对于任何可能的输入,解析器能够唯一确定应选择哪个产生式。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改进后的文法是LL(1)的。 在实现递归下降分析程序时,我们按照以下规则编写函数: 1. 当遇到终结符a,检查输入符号是否为'a',如果是,则读取下一个输入符号。 2. 遇到非终结符A,调用对应的函数A()。 3. 对于A —> ε规则,如果当前输入符号不在FOLLOW(A)集中,报错。 4. 如果非终结符有多条产生式,根据LL(1)的条件选择一条进行推导。 在给出的C/C++源代码中,可以看到函数S()、T()和U()分别对应文法中的S、T和T'。函数Scaner()用于读取输入符号,Error()处理错误情况。main()函数接收用户输入,调用S()函数开始解析过程,成功则输出"Success!",否则输出"Fail!"。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何将递归下降分析的思想转化为实际的程序,理解了在递归下降分析法中Follow集的作用,以及如何判断文法是否为LL(1)。同时,这段源代码提供了一个简单的递归下降分析器模板,适用于其他符合LL(1)条件的文法。 递归下降分析法是一种直观且实用的解析技术,它简化了编译器设计过程,尤其适用于解析结构清晰、无左递归的文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编译器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解析器的构建。





























- zhucezhanghu12014-11-24简单实用,逻辑很清晰。
- srxdn2013-12-11内容与介绍基本符合
- 追溯的博客2018-11-04代码有点少,都快成开源的了,能搜到类似的,要的积分有点多了
- iuhe_9992018-07-02这次的资源还不错

- 粉丝: 0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室大棚温湿度检测报警系统方案设计书.doc
- 嵌入式系统-概述.ppt
- 单片机的模糊温度控制器的设计实施方案.doc
- ADEL酒店门锁接口软件安装.doc
- 单片机遥控开关设计方案.doc
- 教学实践中如何高效管理计算机实验室.docx
- 图像处理实验研究报告.doc
- 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防雷设计实施方案实施方案.doc
- 通信原理2011B答案.doc
- 巧用网络空间-助力学校内涵发展的策略研究.docx
- 试论加强血站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docx
- MPS系统机械手站单元的设计方案与PLC控制.doc
- 企业应用软件通用安全规范.docx
- Mysql安装注意事项.doc
- 某电子商务项目研究报告.doc
- 应用型大学数据库学科实践教学体系探索.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