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法分析器,也称为扫描器或lexical analyzer,在编译原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的主要任务是从源代码中识别出一个个有意义的单位,即所谓的“单词”(token),这些单词包括保留字、标识符、常量、运算符和分隔符等。词法分析器的设计通常涉及到正则表达式和特定的编程工具,如lex或flex。 在这个实验中,目标是设计一个词法分析器来处理Tiny源程序。Tiny是一种简化版的编程语言,用于教学编译原理。词法分析程序应能识别 Tiny 语言中的基本保留字,例如 "auto"、"break"、"case" 等,并且能够处理标识符、常数、运算符和分隔符。程序需要读取源文件,对每一个识别到的单词输出其内部编码以及对应的符号值。 代码中定义了一个 `IsKeyWord` 函数,用于判断输入的字符串是否为Tiny语言的关键字。该函数通过遍历预定义的关键字数组 `KeyWord` 进行比较。`IsAlpha` 和 `IsDigit` 函数分别用来检查字符是否为字母和数字。在 `Language_analysis` 函数中,程序逐个读取源文件的字符,当遇到非空格、非制表符的字符时,会尝试构建单词。如果构建的字符串是关键字,就输出相关信息;如果不是,则继续处理下一个字符。 在这个过程中,利用了C++的`fstream`库进行文件操作,`iomanip`库来设置输出格式,而`string`库则用于处理字符串操作。`fgetc`函数用于从文件中读取字符,`feof`函数检查是否到达文件末尾,`fseek`函数用于移动文件指针,`rewind`函数则将文件指针重新定位到文件开头。 在词法分析阶段,识别的单词通常会与一个内部编码对应,这个编码可以是整数或者枚举类型,以便在后续的语法分析阶段方便处理。例如,保留字“if”的内部编码可能是1,标识符的编码可能是2,以此类推。但是,示例代码中并未直接展示如何生成和使用这些内部编码,这部分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编译器设计来实现。 总结来说,词法分析器的设计是一个将源代码文本转换为一系列标记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字符的分类、关键词的识别以及可能的内部编码生成。通过使用诸如lex这样的工具,可以简化这一过程,使得编写词法分析器更加高效和便捷。在编译器的构建中,词法分析是第一步,它为后续的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奠定了基础。
































剩余7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2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互联网+视角下艺术品电商模式创新策略.docx
- PHP音乐交流论坛设计方案与实现(含源程序).doc
- (源码)基于Python的量化金融框架QUANTAXIS 2.0.0.zip
- 应用程序接口API数据安全研究报告.pdf
- 通信工程概预算体制与成本管控策略分析.docx
- 在 Mac 电脑上体验机器学习:训练并部署图片分类模型
- 无线自组织网络.ppt
- 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运用.docx
- 信息技术与通信.doc
- 推动初中学生英语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研究.docx
- 三七大数据平台技术解决实施方案-V..doc
- (源码)基于Spring Boot和Vue的自我平衡小车项目.zip
- 物联网水利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实践.ppt
- 手机互联网用户上网行为分析系统介绍移动.ppt
- C语言《图书借阅管理》.doc
- 嵌入式温度传感器设计方案.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