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Paillier算法

preview
需积分: 0 53 下载量 62 浏览量 更新于2018-05-05 4 收藏 273KB PDF 举报
Paillier算法是一类基于复合剩余类难题的公钥密码系统,由Pascal Paillier于1999年提出。该算法具有同态加密的特性,即可以对密文进行加法运算,并且运算结果解密后等于在明文上进行相同运算的结果。Paillier算法在标准模型下是可证明安全的,并且适用于多种应用,如安全多方计算、隐私保护数据挖掘等。 在给出的文档片段中,Pascal Paillier首先介绍了公钥密码学的历史背景。自从Diffie和Hellman发现了公钥密码学以来,虽然经过了大量研究,但是真正令人信服的、安全的非对称加密方案还是很少。Paillier算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安全加密方案。 接着,文档提到了当时常用的两种陷阱门技术。第一种是以RSA算法及其变体(如Rabin-Williams算法、LUC方案等)为代表的,它们将多项式时间内对有限域上多项式的根的提取与大数分解的困难性结合起来。第二种则与Diffie-Hellman型方案(如ElGamal算法、DSA方案等)相关,这些方案利用了模指数运算的同态性质和在有限群上提取离散对数的困难性。 然而,这些传统的公钥密码系统存在局限性,它们的安全性往往建立在某些计算问题之上,例如RSA算法的安全性基于大数分解问题的困难性,而ElGamal算法的安全性则依赖于离散对数问题的难度。这些问题虽然困难,但它们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因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这些数学难题可能在未来被解决。 Paillier算法的核心在于它提出了一个新的“陷阱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衍生了三个加密方案:一个陷阱门置换和两个概率同态加密方案。这些加密方案在计算上与RSA相当,但安全性是建立在复合剩余类难题之上的,这一问题在当前条件下被认为难以解决。 复合剩余类难题是指对于给定的两个大素数的乘积n和一个整数g(g是n的原始根),找到一个数l使得gl模n的k次方等于1,其中k是n的一个因子。这个问题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它需要找到n的因子,这在数学上是一个已知的难题。 Paillier算法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使用的模算术是常见的,即模n的算术运算。这种算术运算的特点是模n的任何数都只与n的因子有关。Paillier算法利用了这一性质,并将其应用到加密和解密的过程中。由于在模算术下,数的乘法运算满足交换律,这使得Paillier加密方案具有加法同态特性。 文档最后提供了作者的联系信息,即Pascal Paillier在Gemplus Card International的密码学部门以及ENST的计算机科学系的联系地址和电子邮件地址。 Paillier算法是一种创新的、具有同态加密特性的公钥加密算法,它通过引入新的问题——复合剩余类难题——来增强安全性,并且在标准模型下是可证明安全的。尽管在文档中由于OCR扫描的原因存在一些文字识别错误,但核心内容仍清晰地表明了Paillier算法在公钥加密领域的创新意义和应用前景。
身份认证 购VIP最低享 7 折!
30元优惠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