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管自动化系统运维效率提升探讨
随着中国民用航空领域的高速发展,航班量稳步上升,空管设备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管制安全平稳运行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设备维护效率,改善运行服务品质,本文探讨了在现有空管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通过软件技术手段提高运维效率的实践和策略。
一、空管自动化系统概述
空管自动化系统是空中交通管制的关键设备,它集中处理各类数据并进行发散,是数据汇聚的中枢。设备数量众多,数据接口类型丰富,系统间数据交互频繁,软件管理和数据版本管理难度大。因此,防范自动化系统运行风险,提高设备运行保障效率一直是空管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运维现状分析
空管设备维护的特点是点多、面广、线长,运维保障难度较大。自动化系统作为中枢,不仅要求设备具有高可靠性,而且需要运维人员具备高效的运维能力。由于设备运行现状的复杂性,运维人员必须打破专业壁垒,整合设备资源,提高“单兵作战”和“远程控制”的能力,同时建立健全业务管理体系和安全规章制度。
三、管理与技术创新
为了提高空管自动化系统的运维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管理与技术创新措施:
1. 结构化分析:对空管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结构化分析,找出重复性高、时效性要求高、人为操作风险大的工作进行脚本开发。
2. 软件开发:由技术人员提出思考和框架,创新小组协调组织人员共同开发。利用适合处理文本数据的脚本语言进行二次开发,提高运维效率。
3. 技术测试:脚本研发完成后在测试验证系统进行功能性、稳定性测试,确保安全可靠后才能投入运行。
4. 升级运行:提前制定升级和回退方案,根据系统不同停机完成升级工作,并测试功能及稳定性。
5. 应用培训:提高工作效率,操作简便,培训后使用。
6. 数据管理:做好软件管理、版本管理,记录升级回退、培训记录等。
四、具体技术措施
1. 显示亮度调节:针对显示背景色与界面背景反差过大、夜视效果不佳的问题,进行软件优化,减少人为误操作风险。
2. 周期维护:通过软件脚本解决运行维护中的问题,如周期性的系统维护等。
3. 录像重放:为避免录像数据拷取错误、错误覆盖源文件等风险,开发专用软件进行录像重放。
4. 雷达数据配置:开发专用脚本工具,实现快速、准确的雷达数据配置。
五、结语
空管自动化系统的运维效率直接关系到空管安全和服务品质。通过技术手段如软件开发、结构化分析、技术测试、升级运行、应用培训、数据管理等,可以有效提升用户需求响应效率,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做到以技术手段防范风险。本文的分析和实践结果,期望为其他空管设备运行提质增效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