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任务是用链表(单链表或双向链表)实现任意位数的整数相加 (1) 输入的形式和输入值的范围; 输入的形式为字符,输入值的范围为整数。 (2) 输出的形式;整型 。 (3) 程序所能达到的功能; 实现任意位数的两个整数相加。 (4) 测试数据:包括正确的输入及输出结果和含有错误的输入及其输出的结果。 正确: ### 知识点详解 #### 一、课程设计任务背景与目标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通过使用链表(可以是单向链表或双向链表)来实现对任意位数的整数进行相加的操作。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链表这种数据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还能够锻炼学生在编程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二、具体需求分析 1. **输入形式和范围**: - 输入的形式:用户需要以字符的形式输入整数。 - 输入的范围:理论上,由于采用链表存储整数,所以可以处理任意长度的整数。实际上,受限于计算机内存,长度也是有限制的。 2. **输出形式**: - 输出的形式:最终的输出结果应为一个整数,表示两个整数相加的结果。 3. **程序功能**: - 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任意位数的两个整数相加,并能够处理大数值的情况。 4. **测试数据**: - 正确的输入及输出结果示例: - 输入:“123” 和 “456” - 输出:579 - 含有错误的输入及其输出结果示例: - 输入:“12.3” 和 “45.6” - 输出:程序应提示输入错误或者给出错误处理的方式。 #### 三、系统设计 1. **概念设计**: - **数据对象**:`D={ai|ai∈ElemSet,i=1,2,…,n,n≥0}`,其中`ai`代表链表中的每个节点。 - **数据关系**:`R1={<ai-1,ai>|ai-1,ai∈D,i=2,…,n}`,表示链表中的节点之间的关系。 - **基本操作**:包括初始化链表、打印链表和求两个链表的和。 2. **概要设计**: - `initList(linklist&l)`:此函数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并将其存储到链表中。 - `print(linklist l)`:输出链表的所有元素。 - `add(linklist&l,linklist l1,linklist l2)`:该函数实现两个链表的求和操作。 - `main()`:主函数,负责调用其他函数以完成整个流程。 3. **详细设计算法**: ```c #include<stdio.h> #include<malloc.h> #include<string.h> typedef struct list { int data; struct list *next; } list, *linklist; void initList(linklist &l) { char c; linklist p; l = (linklist) malloc(sizeof(list)); l->next = 0; while ((c = getchar()) != '\n') { p = (linklist) malloc(sizeof(list)); p->data = c - 48; p->next = l->next; l->next = p; } } void print(linklist l) { l = l->next; while (l != 0) { printf("%d", l->data); l = l->next; } } void add(linklist &l, linklist l1, linklist l2) { int a, b = 0; linklist p; l1 = l1->next; l2 = l2->next; l = (linklist) malloc(sizeof(list)); l->next = 0; while (l1 != 0 && l2 != 0) { a = l1->data + l2->data + b; l1 = l1->next; l2 = l2->next; b = a / 10; a = a % 10; p = (linklist) malloc(sizeof(list)); p->data = a; p->next = l->next; l->next = p; } // 处理剩余的部分 if (!l1 && !l2) { if (b == 1) { p = (linklist) malloc(sizeof(list)); p->data = 1; p->next = l->next; l->next = p; } } else if (l1) { while (l1 != 0) { a = l1->data + b; l1 = l1->next; b = a / 10; a = a % 10; p = (linklist) malloc(sizeof(list)); p->data = a; p->next = l->next; l->next = p; } if (b == 1) { p = (linklist) malloc(sizeof(list)); p->data = 1; p->next = l->next; l->next = p; } } else if (l2) { while (l2 != 0) { a = l2->data + b; l2 = l2->next; b = a / 10; a = a % 10; p = (linklist) malloc(sizeof(list)); p->data = a; p->next = l->next; l->next = p; } if (b == 1) { p = (linklist) malloc(sizeof(list)); p->data = 1; p->next = l->next; l->next = p; } } } void main() { linklist l1, l2, l3; printf("请输入第一个整数\n"); initList(l1); printf("请输入第二个整数:\n"); initList(l2); printf("两个整数的和是:\n"); add(l3, l1, l2); print(l3); getchar(); printf("\n"); } ``` 4. **调试分析**: - **时间复杂度**:O(n),其中n为两个整数中较长的那个整数的位数。 - **存在的问题**:整数存入两个链表后,在链表中如何进行求和操作。 - **解决方案**:定义一个新的链表用于存储求和结果,并通过逐位相加的方式实现求和。 #### 四、总结 通过本课程设计任务,我们不仅学习了如何使用链表这一数据结构来处理实际问题,还掌握了如何通过编写C语言代码来实现两个任意位数的整数相加。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挑战,如如何处理不同长度的链表相加等问题,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调试,最终成功地完成了任务。这个项目不仅增强了我们的编程能力,还提高了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剩余10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1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自动驾驶规划控制常用算法c++代码实现
- C++ 实现自动驾驶规划与控制常用算法代码
- Delphi算法与数据结构精要
- 基于树莓派的自动驾驶小车,利用树莓派和tensorflow实现小车在赛道的自动驾驶 (Self-driving car based on raspberry pi(tensorflow))
- 自动驾驶Apollo源码注释.(annotated Apollo 1.0 source code)
- 基于树莓派与 TensorFlow 的赛道自动驾驶小车实现
- Udacity 自动驾驶系列课程第一期学习内容
- 轻量级LMS 2.0:基于博客的在线评估新方法
- 自动驾驶领域各类算法的实现方式及原理深度分析 自动驾驶相关各类算法的具体实现路径与原理解析 自动驾驶领域各类算法实现方法及核心原理分析 自动驾驶相关各类算法的实现流程与原理深度剖析 自动驾驶领域各类算
- Udacity 自动驾驶培训课程首期班
- 基于 carla-ros-bridge 在 carla 实现自动驾驶规划与控制
- Android studio 打包uniapp
- 机器学习(预测模型):犯罪新闻标题二元分类任务的数据集
- 基于 carla-ros-bridge 在 carla 实现自动驾驶规划与控制
- 使用 TensorFlow 与 OpenCV 模拟自动驾驶系统 基于 TensorFlow 和 OpenCV 的自动驾驶模拟实现 借助 TensorFlow 与 OpenCV 进行自动驾驶模拟 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