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C++串口实例知识点详解
#### 一、项目创建与环境配置
1. **创建MFC应用程序**:
- 打开Visual C++ 6.0开发环境。
- 创建一个基于对话框的MFC应用程序,命名为`SCommTest`。
2. **插入MSComm控件**:
- 在项目中插入MSComm控件以便实现串口通信功能。
- **步骤**:
- 选择`Project`菜单下的`Add To Project`子菜单中的`Components and Controls...`选项。
-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双击`Registered ActiveX Controls`项。
- 在列表框中选择`Microsoft Communications Control, version 6.0`并点击`Insert`按钮。
- 接受默认选项,此时在`Class View`窗口可以看到`CMSComm`类。
- 如果找不到该控件,可能是因为安装VC6时未勾选ActiveX选项,需重新安装并选中ActiveX支持。
#### 二、控件与变量定义
1. **CMSComm类控制对象**:
- 使用Class Wizard定义`CMSComm`类控制对象。
- **步骤**:
- 打开Class Wizard -> `Member Variables`选项卡,选择`CSCommTestDlg`类。
- 为`IDC_MSCOMM1`添加控制变量:`m_ctrlComm`。
- 此时对话框头文件会自动包含`mscomm.h`。
2. **添加控件**:
- 向主对话框中添加必要的控件以实现数据收发功能。
- **控件**:
- 两个编辑框:
- 一个用于接收显示数据(`IDC_EDIT_RXDATA`)。
- 另一个用于输入发送数据(`IDC_EDIT_TXDATA`)。
- 一个按钮,用于手动发送数据(`IDC_BUTTON_MANUALSEND`)。
- 对于接收编辑框,确保选中`Multiline`和`Vertical Scroll`样式,以便能显示多行文本。
- **变量**:
- 通过Class Wizard为`IDC_EDIT_RXDATA`添加`CString`变量`m_strRXData`。
- 为`IDC_EDIT_TXDATA`添加`CString`变量`m_strTXData`。
- `m_strRXData`和`m_strTXData`分别用来存放接收和发送的数据。
#### 三、串口事件处理
1. **添加串口事件处理函数`OnComm()`**:
- 在Class Wizard中添加串口事件处理函数。
- **步骤**:
- 打开Class Wizard -> `Message Maps`,选择`CSCommTestDlg`类。
- 选择`IDC_MSCOMM1`,双击`OnComm`消息。
- 修改函数名为`OnComm`。
- **函数实现**:
- 该函数用于处理串口接收到的数据。
- 当串口接收到数据时,触发`OnComm`函数执行。
- 示例代码:
```cpp
void CSCommTestDlg::OnComm()
{
// 处理串口接收数据
VARIANT variant_inp;
COleSafeArray safearray_inp;
LONG len, k;
BYTE rxdata[2048];
CString strtemp;
if (m_ctrlComm.GetCommEvent() == 2) // 事件值为2表示接收缓冲区内有字符
{
variant_inp = m_ctrlComm.GetInput(); // 读取缓冲区
safearray_inp = variant_inp; // 转换类型
len = safearray_inp.GetOneDimSize(); // 获取数据长度
for (k = 0; k < len; k++)
safearray_inp.GetElement(&k, &rxdata[k]); // 转换为BYTE数组
for (k = 0; k < len; k++)
{
BYTE bt = *(char*)&(rxdata[k]); // 字符型
strtemp.Format(_T("%c"), bt); // 将字符存储到临时字符串
m_strRXData += strtemp; // 存储到接收数据字符串
}
}
}
```
#### 四、总结
本示例提供了一个简单而全面的方法来理解如何使用VC++进行串口通信编程。从项目的创建到具体控件的使用,再到事件处理函数的编写,每一步都详细阐述了操作步骤及代码实现方式。这不仅有助于初学者快速入门,也为更高级的开发者提供了实用的参考模板。通过实践这个例子,学习者可以更好地掌握VC++中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