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 一、引言
消防与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安全与财产安全。本文将详细介绍《消防、动火作业管理制度》中的关键知识点,包括其目的、适用范围、术语定义、编制依据以及具体的管理制度等内容。
#### 二、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 **主题内容**:本制度主要涉及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规定,旨在通过一系列规范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消防安全。
2. **适用范围**:适用于CK工程及其相关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动火作业,如电焊作业、气焊(割)作业、使用可能产生火花或高温表面的工具作业等。
#### 三、术语定义
- **动火作业**:指在禁火区内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或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塑料管热熔机等工具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
#### 四、编制依据
本制度的制定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这是我国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法规之一,对于指导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
#### 五、消防管理制度
1. **项目经理作为第一防火责任人**:明确项目经理为消防工作的首要责任人,对整个项目的消防安全负有全面责任。
2. **建立消防组织**:设立专门的消防组织,并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分工,确保各项消防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3. **实施动火审批制度**:实行严格的动火作业审批程序,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进行动火作业。
4. **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的完好情况,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 **全员参与义务消防**:强调所有员工均需参与义务消防工作,提高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6. **开展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定期的消防应急预案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7. **重点消防部位管理**:特别关注油漆存放地、电气焊作业地点、保温粘胶作业现场等重点部位,加强管理和监控。
8. **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在消防通道、消防器材和防火区内设置明显的消防安全标志,方便识别和使用。
9. **保障消防通道畅通**:确保消防通道始终畅通无阻,以便于紧急疏散和救援行动。
10. **定期防火检查**:定期组织防火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火灾隐患。
11. **消防器材要求**
- 根据可燃材料的特性合理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并确保数量充足、质量可靠。
- 购置经过认证的安全产品。
- 定期检查消防器材的有效性,及时更换失效的设备。
- 确保消防器材完好无损,禁止挪作他用。
12. **消防义务**
- 发现火灾时,任何人应立即报警并组织自救。
-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火灾现场人员有责任参与灭火行动。
- 当火灾失控时,应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并准确报告火灾地点、火势大小及起火物质。
- 在关键路口等待消防车辆到来,引导其快速到达火灾现场。
#### 六、动火作业分类
1. **特级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物品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它特殊危险场所的动火作业。在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中,将净化厂房及上下技术夹层、空调系统、送风系统、成品库等定义为特级动火作业区域。
2. **一级动火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除了特级动火作业区域外,还包括厂房的技术夹层、空调系统及送排风管道、成品库等部位。在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中,除特级动火作业区域外的所有建筑物内的动火作业均定义为一级动火作业。
《消防、动火作业管理制度》通过对动火作业的严格管理和规范操作,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风险,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确保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