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医院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统计工作的质量。传统的医院统计工作依赖手工操作,而随着网络信息环境的出现,统计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新型的网络条件下,数据采集、处理、发布的方式都与过去有所不同,这对医院统计工作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确保数据质量,在医院的统计工作中,逻辑审核的过程变得复杂而重要。病案统计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系统)及其子系统的数据审核,需要将大量的精力转移到审核查对和纠错中,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这涉及到如何在网络条件下优化统计工作的流程,特别是从基础统计工作层面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单机版医院统计管理软件在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质量控制过程应该贯穿于数据输入的整个过程,包括输入前、输入中、输入后的三个环节。这样的全过程控制可以确保统计工作的高效性和数据的高质量。
在计算机输入前的环节,数据质量控制的首要前提是确保原始数据的质量。医院的综合统计原始数据主要分为门诊、医技和住院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需要有其特定的审核流程。统计人员在收集原始数据时,必须明确统计项目的定义、方法、标准和时间范围,并对其真实性与完整性进行严格审核。例如,对于门急诊及临床医技科室的原始资料,统计人员需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发生。
在医技科室方面,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常常通过建立日工作台账来保证。这需要指定专人负责,每月末根据原始登记核对工作量,并在规定时间内签字上报。为防止数据的篡改或虚报,统计人员应进行不定期的抽样核查。
对于住院部分的数据质量控制,统计人员需要收集病房床位工作日报表和出院病人住院统计卡片。出院病历首页的审核尤其重要,因为其涉及的统计数据对整个统计指标产生重大影响。为了确保病历首页的准确填写,医院医疗管理部门可以对临床医生进行《病历首页书写规范》的培训。
在计算机输入中,应实时核对和修改数据,确保数据的即时性。建议建立医院HIS系统和统计管理软件之间的接口,实现病人基本信息的自动导入。这将大大减少手动输入的工作量,降低因人工操作产生的错误率。
信息化对医院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需要通过完善统计工作流程、强化数据审核机制、利用现代化统计管理软件等手段来保证数据的质量。这样,医院才能在信息化时代下,准确、高效地完成统计任务,为医院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